亞洲健康智慧園區 引領健康宅風潮

亞洲健康智慧園區餐廳空間寬敞、設計高雅。 圖╱臺灣房屋提供

臺灣住宅發展從第一波演進到第五波,其凸顯出一個明確的趨勢:從熟齡到全齡,一個能讓您活得愈來愈健康的地方,將會是愈來愈多人的心之所向,也將意味着臺灣樂齡銀髮住宅華麗轉身新思維。

臺灣2020年正式邁入人口負成長後,看似是個危機,但事實上也可能是個轉機。以住宅爲例,近年來隨着人口老化,愈來愈多銀髮住宅或樂齡建築出現。銀髮養生村這種建築模式透過軟硬體的服務,不僅可延緩銀髮族老化,也能有效降低政府的長照或健保負擔。

根據統計,臺灣預計至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上看500萬人。一個達到500萬人的族羣是不可忽視的,因爲他們不僅有消費能力,且有消費意願,讓他們過得更好、更安全、更有尊嚴,這種人數激增的爆發力將擴大健康地產的相關需求,因爲他們正處於人生中最在乎健康的階段,對於健康地產的需求勢必將形成一股強大的拉力。樂齡產業已發展成新顯學,臺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認爲,與其讓臺灣發展成長照大國,倒不如成爲養生大國。

住宅的型態源自人對居住功能性需求,住宅第一波,最普遍的就是一層樓平房。早年人們對於居住的需求非常簡單,就是有一個能遮風避雨、吃飯睡覺的地方。

住宅第二波的代表性建築,就是五層樓公寓。住進公寓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希望搬進好一點的地段,在這個階段的人們,已經意識到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好一點的地段意味着比較好的生活機能、比較方便的交通、比較優良的社區環境,所謂的蛋白區、蛋黃區的觀念,也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從住宅的第二波演變我們可以發現人對居住的需求不只是住宅本身,住宅所在的環境是否能夠滿足他的需求,亦被人們所看重。

邁入住宅第三波,有電梯的華夏成爲主流。在相同的的地段,人們會覺得華夏的價值高過公寓,因爲它有比較大的空間,有電梯讓人的生活更舒適方便,有比較好的建築品質讓人覺得比公寓有價值。

居住型態繼續演進至住宅第四波,豪宅成爲現今住宅的代表。承繼了華夏的發展特色,消費者對於豪宅的要求是建築品質更高、大廳要氣派、功能要更完整、公社要更豐富、室內空間要更大。第四波豪宅與第三波華夏在本質上的不同在於豪宅是導入「服務」的居住型態,這個服務讓住宅的價值呈現出不同的躍升,即使位於同一個地段,豪宅與旁邊的華夏價格呈現M型化的差別。

現今,擁有度假氛圍的環境、飯店式管理、醫療照護、着重功能整合的住宅,「健康」將成爲第五波住宅的核心概念。

據臺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表示,與國內知名建築師聶玉璞先生觀摩了上百個頂級健康養生中心,更走遍北臺灣無數塊土地,從基地規模、空氣環境和景觀視野,用最嚴格的那把尺,一絲不苟的嚴謹裁量,最後才選定新竹「關西」來打造「亞洲健康智慧園區」,長者友善的環境,除有得天獨厚的空氣、陽光與溫泉之外,更在園區規劃約3,600坪的療愈園林,讓住戶每日沐浴在森林裡,與大自然共生。

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整合軟硬體、生活醫療照護、AI智慧、療愈園林、有機餐飲與多元豐富活動,從內到外,每個小細節都不馬虎,更重要的是離高速公路交流道僅二分鐘,交通的便利性讓長者可以仍然活躍於家人親友的生活圈內,且健康園區附近休閒產業發達,子女探視,互動多元化。

爲臺灣打造出世界華人首選幸福的寓所,更成爲臺灣頂尖健康宅,引領風潮的時代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