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2天 首顆自制氣象衛星獵風者成功發射

臺灣首枚自制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 9日上午9時36分在南美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CSG)順利發射升空。(Arianespace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延遲2天后,臺灣首枚自制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9日上午9時36分終於在南美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CSG)搭乘法國Arianespace(亞利安)公司的VEGA火箭升空,獵風者任務是反演海面風速,進入軌道運作後,將爲全球氣象科學與天氣預報提供有利數據。

蔡英文總統表示,這不只是臺灣航太產業的一大步,也是令所有臺灣人驕傲的一大步,證明以臺灣半導體、精密製造優勢,絕對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產業。她說,未來政府會透過第三期太空計劃,10年內投入251億元,和民間攜手推動太空產業鏈發展。

獵風者衛星昨上午順利升空,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與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在太空中心全程緊盯,倒數10秒開始讀秒時,現場氣氛緊張,順利發射後,立即響起掌聲與歡呼聲。

火箭隨後升空6分半鐘後,3節推進器脫離,第4節推進器接續進行姿態控制,獵風者衛星在上午10時31分脫離火箭,進入預定的低地球軌道。

吳宗信表示,好事多磨,7日上午原本要發射,但倒數到第14秒時,有些數據超出標準,亞利安公司爲審慎起見緊急取消發射,經2天詳細檢測,確認完全沒有問題,昨上午9時36分再度挑戰。

吳宗信指出,獵風者衛星的酬載是GNSS-R,透過導航衛星訊號經海洋反射,分析浪高反演風速所蒐集的海面風速資料,並將透過TROPS(Taiwan Radio Occultation Process System)系統對全球公開。

他說,風速是目前氣象觀測最缺乏的數據,海面上又很難廣佈觀測站,氣象資料取得不易,唯有衛星能高頻率大面積觀測,獵風者預計能提供可觀資料量,並與福衛7號6枚衛星星系相輔相成,對氣象預報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