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2023年GDP突破13萬億元 2024年GDP預期目標增長5%

央廣網廣州1月23日消息(見習記者 羅世偉)1月23日,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在會上作省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稱“報告”),提出廣東2024年GDP預期目標增長5%。

央廣網記者從報告中獲悉,2023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7萬億元、增長4.8%,是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廣東製造、廣東創新持續引領全國發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7.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7.5萬家,均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

王偉中表示,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廣東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今年,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進出口總額增長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10萬人以上;糧食產量1270萬噸。

今年是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5週年。報告指出,要舉全省之力,攜手港澳打造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大灣區。紮實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以產業科技合作爲重點,把橫琴、前海、南沙、河套這幾個龍頭舞起來;持續推進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合作,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製造強省建設方面,大力發展工業母機、精密儀器、檢驗檢測等高端裝備製造業。實施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培育超250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新推動5500家以上企業“小升規”,讓廣東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

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報告指出,民營經濟佔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只能壯大不能弱化,各級政府要亮明態度、毫不含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枝繁葉茂”。

2024年,廣東將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健全防範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大力實施“降成本”行動,包括降低經營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產業園區轉供電改造;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鼓勵支線機場發展航空貨運,引導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

同時,廣東強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制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政策,引進一批標誌性的好項目、大項目。高水平辦好廣交會等重大展會,擴大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品出口,拓展中間品貿易,穩住歐美日韓等市場,加大力度開拓東盟、中東、非洲、俄羅斯、南太平洋島國等新興市場。2024年力爭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突破萬億元。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