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2024年度立法計劃出爐:涉港澳立法項目4項,大灣區立法專項計劃將印發實施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廣州報道

4月11日,廣東省2024年立法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會議)在廣州召開。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會議現場獲悉,廣東省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立法計劃安排繼續審議項目4項、初次審議項目18項、預備項目23項,其中涉港澳立法項目4項。同時,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被納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工作要點,目前專項計劃已完成法律項目徵集,近期將報省委批准後印發實施。

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法治保障成爲新一年廣東立法工作“關鍵詞”之一。

其中,廣東省促進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條例(以下簡稱“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條例”)、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進口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條例”)進入初次審議項目名單,粵港澳大灣區商事調解條例、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進入預備審議項目名單。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寧生表示,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條例將在創新創業融資支持、跨境增進合作機制、職業資格認證等方面作出前瞻性、可操作性規定,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條例將對臨牀急需進口港澳上市藥品醫療器械的申請、採購、進口、配送、使用及其監督管理等作出規定,通過法治方式進一步打通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會議現場,談及今年廣東立法工作亮點,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楊曉楠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聚焦“小切口”是一個重要趨勢。

“我們一直在講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其實核心就是要回答三個問題:對接什麼機制,怎麼對接,以及立法後是不是真的能實現機制對接。此前,橫琴條例、南沙條例等系列框架性條例的出臺已經爲此搭建了‘四樑八柱’,但隨着改革進入深水區,立法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框架性條例的搭建上,我們還要進一步回答如何實現機制對接以及立法後實際對接效果如何的問題。”楊曉楠直言。

“所以今年我們看到初次審議項目中兩個與大灣區有關的立法項目,一個聚焦就業創業,一個聚焦醫療設施,針對的都是小而具體的民生問題,是一個很深入的立法,進一步回答了‘三地機制如何對接’的問題。而相比於需要系列配套政策支持落地的框架性條例,開展‘小切口’立法也能更快見到立法效果。”楊曉楠表示。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目前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以及深汕特別合作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等功能區立法已全面完成。粵港澳大灣區立法也將開啓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樑到向更具體、更細化、更具操作性轉變的新階段。”黃寧生表示。

結合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立法工作特徵,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編制工作被提上日程。

黃寧生表示,2024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將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系統推進大灣區立法工作,突出小切口立法,目前專項立法計劃已完成法律項目徵集,近期將報省委批准後印發實施。同時,計劃每年推出兩部左右大灣區法規,着力解決“一國兩制三法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問題,形成一批具有標誌性和引領性的立法創新成果,助推做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

在此基礎上,楊曉楠建議,廣東還可以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專項立法計劃爲試點,邀請香港律政司、澳門法務局等部門參與相關立法項目討論,先在小範圍內建立雙向互通的對接機制,再推動粵港澳三地進一步開展協同立法機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