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4%,實體經濟、製造業對經濟支撐作用凸顯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樑施婷 實習生關晉安 廣州報道

4月24日,廣東省統計局公佈一季度廣東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一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510.66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54.24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1735.52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8720.90億元,增長3.5%。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分析,第二產業增加值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均實現同比增長6.1%,高於全省GDP增速,體現了實體經濟、製造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從三次產業來看,廣東一季度工業增長比較顯著,尤其是電子、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增長迅猛,製造業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此外,交通運輸增長也十分有力,尤其是客運大幅度恢復性增長,以及居民收入增長超過GDP增長水平,這些指標表現突出。

“不足的是,廣東經濟增長依然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房地產拉低了固定投資水平,消費增長也不如經濟總量增長幅度。”對此,彭澎認爲,廣東在穩定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刺激消費方面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工業、服務業兩旺,人流物流加速流動

一季度,廣東工業生產較快增長,尤其是重點行業發揮穩定支撐。其中,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91萬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別提高4.7個、1.7個百分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一季度,廣東省在產工業行業大類增長面達到66.7%。重點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8.2%,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加值增長26.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加值增長5.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8.2%。

分產品看,一季度廣東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13.9%、32.6%、42.8%。

值得注意的是,從早前公佈的進出口數據來看,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2.04萬億元,增長12%,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31萬億元,增長9%;進口7311.4億元,增長17.6%。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博導張振剛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廣東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整體恢復良好,一方面體現在從農業、工業再到投資,消費、進出口均呈現正向的提升增長,另一方面廣東經濟韌性足、基礎好,客流、人流的數據也側面印證了廣東經濟的復甦勢頭。

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貨運量增長3.2%,其中,水路、民航貨運量分別增長5.4%、29.0%;貨物週轉量增長4.2%。客運量則增長23.9%,其中,鐵路、民航客運量分別增長30.0%、35.2%;旅客週轉量增長37.5%。一季度,廣東港口貨物吞吐量也增長8.2%。

從消費市場來看,一季度廣東市場銷售規模穩步擴大,升級類商品消費增勢良好。

據統計,一季度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爲1.22萬億元,同比增長3.8%。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增長3.6%;餐飲收入增長4.9%。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保持快速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菸酒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7%、12.5%、10.3%。

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增勢良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化妝品類、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分別增長9.5%、13.5%、6.8%;新能源汽車增長10.8%。一季度,廣東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增長9.2%。

“快、準、實、細”穩預期、穩增長

廣東省統計局在分析數據時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廣東經濟持續恢復、開局良好,積極因素不斷積累,但也要看到,外部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有效需求不足制約猶存,經濟回升向好仍需蓄力。

近期,廣東省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議重點提出了下階段經濟工作的重點部署。當中,廣東將大力推進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打好“財政補貼+金融工具+平臺支持+企業讓利”組合拳,把促消費與工業企業去庫存相結合,千方百計釋放內需潛力,切實增強經濟發展動能等措施放在首位。

一季度數據顯示,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3.5%,重點行業如計算機、通信和其它電子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30.2%,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投資增長28.4%,汽車製造業投資增長7.6%。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廣東新領域投資增勢保持強勁,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2.4%、33.3%。

楊新洪認爲,工業投資指標的增長,正是廣東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表現。

以佛山爲例,1-3月,佛山市共簽約引進1億元人民幣或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77個,簽約投資總額1035.29億元。其中重大產業項目(10億元人民幣或1億美元以上)36個,簽約投資總額598.82億元。

“1-3月引進不少‘專精特新’‘獨角獸’等小而精、精而美的項目,三分之一的項目實現開工,取得了良好開局。”佛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丁錫豐說。

江門把以製造業招商作爲工作主線,一季度引進投資超1億元製造業項目128個,計劃投資額436億元,佔全市引進項目計劃投資額的68.8%。其中,江門引進投資超10億元製造業項目10個,主要涉及石化新材料、摩托車、新一代信息技術、食品、家電等產業鏈。

彭澎認爲,今年以來,內外貿都出現明顯復甦,近期的廣交會在參展規模和企業成交上也呈現許多積極信號。接下來,除了穩定房地產、穩定就業、拉動居民收入增長之外,廣東還要將重大設備更新和消費品、房地產等的“以舊換新”進一步落地,釋放更多有效需求,讓經濟增長更加有保障。

目前,廣東已制定出臺“1+3+8”政策文件體系,其中“1”是《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3”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標準提升等3個行動方案,“8”是工業、建築和市政、文旅、教育、衛健、交通、農業、能源等8個領域的具體工作方案,併成立工作專班,強化統籌推進和督促指導。

張振剛分析認爲,政策從供給與需求兩端加快產業和消費的升級。“過去廣東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以及前瞻性佈局未來產業三個方面探索工業技術改造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他表示,接下來政策需要與當地實際因地制宜,繼續與時俱進創新性地把政策落實落地。

據瞭解,廣東多地已開啓設備更新改造項目摸排工作,其中佛山、東莞已針對上述廣東的方案進一步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深圳則實施先進設備更新行動,支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圍繞產品更新換代和工藝提升開展設備更新,推動高端裝備產業加快應用高精度高柔性數控機牀,支持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加大工業機器人應用,目標是到2027年,深圳市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

對於接下來的經濟工作,廣東省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強調,要“快、準、實、細”出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紮實做好二季度經濟工作,全力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力爭上半年取得好成績,確保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