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三菱完成重組,現有車型4折賣,下一個敗走的合資車是誰?

新能源時代,合資車企倒下的速度,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快。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爲湖南智享汽車管理有限公司,同時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退出股東行列,公司經營範圍新增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停車場服務等。

也就是說,三菱汽車品牌已經在終止國產了,而根據消息,其湖南工廠將由廣汽埃安接手,也意味着三菱汽車將正式退出中國。對於退出後的相關事宜,廣汽三菱也在做安排:一是爲即將失業的員工提供豐厚補償金,並確定廣汽埃安接手後能提供崗位安排;二是對已購車主,官網稱將一如既往提供車輛的維修保養、零件供應、品質保修等售後服務支持。三是現有庫存車,將以4折出售,直至庫存耗盡。

事實上,三菱的倒下也沒有什麼意外,畢竟它這幾年來的銷量都賣得不怎麼樣。在2019年-2022年,廣汽三菱銷量分別爲133016輛、75001輛、66006輛,29112輛。可以看得出,廣汽三菱在這些年來正節節敗退,而2022年的成績還不足3萬輛,這是什麼概念呢?人家比亞迪一款車型的月銷量都能超過3萬臺,也就是說一家車企的年銷量比不過一款熱銷車的月銷量,可想而知三菱所面臨的窘境了。

到了2023年,廣汽三菱乾脆直接“擺爛”。除了在1-2月份,它公佈了累計銷量僅爲1498輛,同比下滑79.86%的成績之外,後面廣汽集團便不再將廣汽三菱的產銷數據單獨列出。至於原因嘛,自然也是賣得太差了,車企是羞於公佈銷量的。

當然,回顧三菱在華的發展,它也曾有過高光時期,2018年的時候,三菱光歐藍德(參數丨圖片)一款車的年銷量都能超過10萬輛,市場的競爭力還是很強勁的。可隨着這幾年來先後遭受到了車市飽和、疫情以及新能源浪潮的影響,汽車市場的競爭也愈發激烈,而三菱不僅產品單一,同時自身渠道佈局受限,產品力、品牌力影響力也不高,再加上電動化轉型慢,無疑是壓倒了三菱的最後一根稻草。

值得注意的是,廣汽三菱也並非是唯一一家陷入窘境的日系車企。從幾年前鈴木退出中國市場之後,也有越來越多的日系品牌展現出疲態,比如說被稱之爲“東瀛寶馬”的馬自達,其實在國內也混得越來越差了,2023年馬自達全年累計銷量爲88662輛,同比下滑14.77%。,雖然這銷量還是比三菱要好得多,但年銷量沒超過10萬輛,其實對於一家車企而言,就是一種“危機警告”了。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自身的競爭力越來越弱。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發展起來之後,日系車引以爲傲的省油省心也不太管用了,畢竟新能源車的用車成本更省,而且其在智能、配置、空間都方面都無法與新能源車相比,有的甚至像落後了一個時代,再加上推出的電動車也毫無看點,試想一下,消費者又怎麼可能選你呢?

汽車市場的變化就是這麼快,前幾年還是日系車風光的天下,如今儼然已經變成了新能源汽車的主場。而廣汽三菱就是沒有抓住機會,不僅燃油產品單一,無法在市場中形成競爭力,同時也沒有推出像樣的電動產品,活得越來越慘也是必然。雖然如今三菱的庫存車開始4折銷售,從性價比上來講很不錯,但對於後續的售後服務就可能不會到位,所以還是謹慎購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