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 兩家心水小店,一家人均四十,一家人均四百

物有所值的,就是好店家。

兩家近期覺得有點意思的小店,店面面積都不大,一家在城中村瑞寶,人均四十塊,一家在前城中村獵德,人均四百出頭,都讓人吃得很是開心。

牛佛蒸籠

這家位於瑞寶村的城中村小店,我一般不太和不熟的朋友去。

原因是,我不太能吃辣。不是說吃不了,而是即使味覺上覺得它沒那麼辣,但身體反應上卻不由自主地一直冒汗。何況廣州做辣菜好吃的店並不多,大多數時候,我在廣州不是不能吃辣,而是沒有必要。

而在牛佛蒸籠,就是爲數不多我主動願意來吃辣的場合。通常還沒吃幾口,對面朋友就會對着如瀑布般冒汗的我發出不解的疑問:咦?你怎麼好像在蒸桑拿?

牛佛是四川自貢的一處古鎮,蒸籠屬於當地的特色菜,以米粉裹住食材,加上辣椒、花椒、鹽和蔥等調味料,上籠清蒸即可。這家城中村小店,乾脆直接用這道特色菜做了店名。

店內廚師和服務員都是四川人,客人大多是附近布匹市場和城中村做各類雜活兒的務工人員。常能看見獨自來的客人點上一盤炒菜或者一份蒸籠,就着免費的白米飯低頭猛吃。如果是結伴而來的客人,則少不了人手一小瓶的白酒。客人就着白酒聊天吹牛和服務員朝廚房的喊話聲幾乎都是四川話,熱鬧得很。

店裡的蒸菜有三種,牛肉蒸籠、肥腸蒸籠和燒白。牛肉口感嫩滑,帶着一股微微的椒麻味。肥腸幾乎沒什麼腥味,蒸過之後口感糯糯的,調味也夠香氣。我已經很久沒有連吃兩碗白米飯了,爲了就這份肥而不膩的燒白,差點要去裝第三碗。

各種涼拌菜和豆花也是好吃的,豆花的蘸水尤其地香。

早前店家中午只做蒸籠、豆花和涼拌菜,晚市才做炒菜等大菜。最近似乎請了新的廚師,人手足夠,中午也能點大菜了。

如果你喜歡軟糯口感的肥腸,點一份蒸籠肥腸就可以了,但如果你喜歡脆彈的口感,那就再來一碟生煎肥腸吧。肥腸吃起來口感脆彈且無腥氣,十分耐嚼,越嚼越香,但牙口不好的慎點。

每次到川菜館子,都忍不住要點個火爆內臟類的炒菜。這兒的火爆黃喉拼腰花,廚師火候掌握得挺好,該脆的脆,該彈的彈,看着讓人相機沒對好焦瞎拍幾張就忍不住開始吃了。非要挑問題的話,就是感覺腰花的量有點少……

廣州川菜館幾乎都做的水煮牛肉,這裡的味道做得也不錯。菜單上還有自貢鹽幫菜特色的鮮鍋兔、小煎雞、蔥蔥鯽魚和仔姜牛肉等等,我去了三四次,想吃的菜都還沒點完。

這家店唯一的問題是,掃碼點菜的時候讓你選不辣、微辣、中辣,但其實基本沒什麼區別。我點了一份不辣的皮蛋,那上面的辣椒放得跟不要錢似的。

辣是辣了點,但禁不住它香啊。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瑞南路南約橋頭1號

電話:13751882026

頭家圍爐

繼頭家夜粥之後,獵德“頭家系列”又推出了第二彈,頭家圍爐。

既然是同一系列,兩家餐廳自然有着不少的相似點。比如都是隻有大廳幾張散臺和少量包間,菜品都是主打潮汕食材。

如果要說區別,在我看來,頭家夜粥是將潮汕夜粥的食材做得更爲精緻化,如醃汁調味較爲剋制以突出食材本色的生醃,打細後味道更顯柔和的普寧豆醬等等——在別家能吃到的東西,在頭家能吃得更好。

頭家圍爐則更爲劍走偏鋒一些。都是潮汕火鍋,這家就是想做出一些別家不做的東西來——在別家吃不到的東西,在頭家才能吃到。

當天印象最深的是一道青頭鴨。肉片得極薄,稍微涮一下撈起,上面還帶着微微血色。肉片在被夾到各自碗內的過程中,仍然憑着自身的餘溫在繼續烹飪,直到送入口腔的那一刻,剛好達到它美味的巔峰狀態——細嫩、肉香,絲毫未見鴨肉的腥臊,卻帶有一絲野性的血味和金屬味。

潮汕人吃牛細分部位,吃豬也一樣。豬板筋是豬背脊上的一層白色筋膜,每頭豬身上只有極少量的豬板筋。切片涮過後,有很好的膠質感,且越嚼越香。

這裡的鵝三寶,即鵝肝、鵝腸、鵝腎做得也極好。鵝肝粉嫩、鵝腎脆口自不必說,粵菜常見的炒鵝腸要的是爽脆口感,所以會被鵝腸的油脂儘量去除,而這裡的鵝腸特地留了一些鵝油沒有刮掉,下鍋之後的油脂香味尤其誘人。

店家的好食材來源於超強的拿貨能力。出於對貝類的熱愛點了一份貴妃蚌,端上來一看,這個頭幾乎是我見過最巨型的了。一問之下,才知道要拿到個頭如此之大的貴妃蚌,得搶在潮汕當地的漁船靠岸之前就拿到貨,否則一到市場便立即會被本地高端店家瓜分完畢,根本不夠運到外地。

在頭家夜粥吃過了生醃膏蟹和蝦蛄等硬菜,這次試試生醃沙蝦和野生櫻花蝦。這兩種蝦個體較小,醃漬時間相對較短,但肉質的軟糯甜美卻絲毫不落下風。

除了上面這些來自潮汕當地的好食材,店家也會使用一些進口的貴价食材,如加拿大象拔蚌、愛爾蘭蟶子等。這裡的象拔蚌並不是切片,而是切條處理,吃起來口感更加脆彈。

相應地,別家潮汕火鍋都會做的東西,頭家圍爐卻有些偏執地並不想做。比如遍地開花的潮汕牛肉,這裡並不想按照傳統方式把各個部位都列一遍,而是想做帶油脂的雪花牛肉。但潮汕本地牛要產出穩定的雪花油脂並不容易,所以店裡選擇了更爲穩定的澳洲牛。清湯底涮着已足夠好吃,用滷水湯底涮過之後味道更具層次感。

差點忘了說的是,湯底有苦瓜清湯、胡椒濃湯和秘製滷水湯底三種,配料有百搭的油豆醬和個人十分喜愛的蒜蓉醋等等,且鍋底、配料甚至酒水開瓶費都一律免費。雖然明知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道理,但看着免費的紅色大字,確實會讓食客覺得舒服些。

食材有特色,目標客羣明確,當然定價也相對更高。頭家圍爐在潮汕菜中又殺出了一條細分賽道。

臨走之前再加了一杯芒果果汁冰。

哎,是身在潮汕的感覺了。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花城大道98-100號

電話:19128680288

-End-

旅行美食專欄作者,不定期寫些旅行覓食日記和酒後胡言亂語。半路癡,在拉丁美洲不會迷路在廣州卻會迷路。喜美食,吃過一百多家米其林餐廳但(基本)不長胖。

原創文章分類標籤

| |

所有文章索引鏈接(不定期更新)

祝胃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