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提質增量交出“學位答卷”|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徵程

【開欄的話】

時間是偉大的書寫者,記錄走過的足跡,寫下歷史的華章。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一路走來,連續35年地區生產總值位居全國第一的廣東,扛起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肩負着攜手港澳建設國際一流灣區的責任擔當。

今天起,羊城晚報推出《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徵程》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5年來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反映全省廣大幹部羣衆勇於創新、敢於拼搏、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激勵全省人民愛黨愛國、感恩奮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新篇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廣東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作爲文化大報、民生大報,我們的首篇報道聚焦教育,通過講述廣州近年基礎教育不斷擴優提質、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的故事,展現廣東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牽引驅動教育強省建設的生動實踐。敬請垂注。(豐西西)

今年初廣東省、廣州市兩會上,學位問題均成爲關注熱點。白駒過隙,9月,新學年開學,廣州交出了怎樣的“學位答卷”?

面對“解題難度”波浪式上升的學位問題,廣州加足馬力上新校、輾轉騰挪改舊校、想方設法擴潛能,三年新增公辦基礎教育學位31.92萬個。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擴增學位的同時,廣州想盡辦法爲學校尋得合適校長、培養優秀師資。織就加速新教師成長的助力“網格”,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全市省、市、區屬學校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撐起了讓孩子有書讀、讀好書的“保護傘”。

更重要的是,解學位題不是被動“抱佛腳”,而是廣州教育主動變革與飛躍的機遇,也是爲未來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和發展蓄能。

縮影全國首個陽光校園解決“爆款”學校“超載”煩惱

9月1日,廣州開元學校西校區的300多名一年級新生,在“複式”挑高空間的教室開啓小學學習,超大唯美的落地窗外,是露天花園式教室,每個班都是“雙教室”頂配。

這是全國首個“陽光學校”,“陽光教室”打破傳統教室設計,沒有牆壁束縛,讓每個孩子擁抱大自然,每間“陽光教室”均擁有“陽光四件套”——元氣透光屋、禾風耕讀園、融樂活動臺和知行探究課。

西校區的開辦解決了片區居民連年增加帶來的學位不足問題。前幾年,該校東校區小學生人數從第一年的300多人激增到2602人,達58個班,學生人數“爆倉”,帶來各種困擾甚至風險。上廁所排隊是同學們面對的基本“小煩惱”,體育老師爲沒有足夠的運動場地發愁,科學老師爲沒地方做實驗憂慮……爲此,黃埔區聯合廣州二中教育集團開辦開元學校西校區,總投資達3.8億元,徹底解決“超載”煩惱。

挑戰學位“解題難度”波浪式上升

開元學校的“超載煩惱”只是入學高峰期廣州基礎教育學位問題的一個縮影。由於經濟發展、人口流入、多孩生育等原因,學位緊缺一直是廣州教育面臨的“大難題”,也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民生問題。

困擾廣州的,還有學位問題的“解題難度”是波浪式上升的:小學一年級入學人數2023年達到歷史最高峰27萬人,這27萬的“壓力”將逐年向後續年級傳導;2026年小學在校人數將到達頂峰,2028年後纔有明顯下降;隨後,2029年將迎來初中入學高峰期,預計初一入學人數將達到24萬人;未來入學人數放緩之後,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高峰平臺期,即在校生總量依然龐大,對基礎教育設施承載能力帶來了巨大挑戰。

此外,廣州優質教育資源更多集中在中心城區,而近年來新建學校主要集中在外圍城區,也面臨資源配置和需求不夠匹配的問題。

增量有序增加公辦基礎教育學位

增學位是廣州教育的頭等大事,通過新建、改擴建、挖潛擴容等方式,有序擴大新增公辦基礎教育學位規模。

廣州市教育局數據顯示,2021-2023年,全市累計新增公辦基礎教育學位31.92萬個,其中小學16.55萬個、初中7.43萬個。新增學位以新建、改擴建爲主,達到27.15萬個。2024年,全市計劃新增公辦基礎教育學位7萬個。從構成來看,由於處在小學、初中入學高峰,義務教育的學位佔比最大。

建新校“神速”上新,注重環境

這幾年開學季,廣州都會“上新”幾十所甚至上百所新學校(幼兒園),今年新學校的建設更是按下加速鍵。

金秋九月,廣州市藝術中學黃埔校區迎來首批學子,作爲一所匯聚美術、書法、音樂、舞蹈、傳媒等多元藝術精髓的公辦綜合藝術類殿堂,該校以54個教學班的規模,立志培育出未來藝術星空中的璀璨明星。黃埔校區的設計理念,是對藝術與自然和諧共融理念的深刻詮釋。校園內,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雕琢,藝術氛圍濃郁。尤爲奪目的是那條貫穿主體建築的連廊,被譽爲校園的“藝術脈動”。它不僅是各功能區之間的無縫橋樑,更是師生們交流思想、展示才華的多元化舞臺。廣州市藝術中學總務處主任張漢榮告訴記者:“爲了營造這片藝術的綠洲,我們曾一個下午跑了佛山、珠海、江門等5個城市,只爲尋找那些能與校園氣質完美融合的奇石。這些石頭,經過精雕細琢如今已化作校園內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與周圍的景緻相得益彰,共同編織出一幅幅自然與藝術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廣州奧林匹克中學智谷校區2023年7月6日打下第一根樁,2024年9月2日就迎來了小學和初中新生。一年的時間,平地起高樓完成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提前一年投入使用,緩解了周邊適齡兒童入學的壓力。該校所在的天河廣氮片區,缺學位、更缺優質學位。校長鄧清平介紹,未來智谷校區將形成48個班的教學規模,與改造後的奧林匹克中學黃村西校區、車陂北校區形成完備的十二年教育體系。

同樣快速建成招生的,還有海珠區南燕幼兒園中冶園區。原本定於2024年9月纔開園的南燕幼兒園,在2024年3月就提前辦學。園長樑燕紅清楚記得,全體教職工上陣搬家至農曆臘月二十八,3月4日幼兒園正式開園,讓周邊幼兒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普惠、均衡的教育資源。

僅今年9月,全市新開辦公辦中小學(校區)51所,幼兒園26所、小學15所、初中2所、九年制4所、完全中學1所、高中3所,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約3.38萬個。其中,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花都區、黃埔區、白雲區“上新”數量較多。

華附知識城校區、省實白雲校區、執信天河校區、廣雅花都校區、市六中從化校區和花都校區、鐵一番禺和白雲校區、清華附中灣區學校、廣州市藝術中學黃埔校區……一大批省、市、區屬新學校/校區上新,撐起了讓老百姓有書讀、讀好書的“保護傘”。

改擴建應對需求,分批改造

有校長表示,現在不少孩子報考高中看重兩樣:宿舍和食堂。宿舍空間不足制約了很多學校的發展與學位的擴增。近年來廣州實施了一系列的改擴建和校園微改造工程,改善辦學條件,讓孩子們住得下、學得好。

2023年6月9日高考結束當日20:30,廣州市玉巖中學的改造工程再次爭分奪秒啓動。作爲黃埔區的龍頭中學,玉巖中學爲了提升學生學習生活的舒適度,提供更多高中優質學位,從2022年7月開啓了校園整體改造。

學校施工最大的挑戰是不能影響教學,只能想方設法各種騰挪。校園改造工作小組做好規劃、緊盯施工、全年無休,施工期間的兩個春節都堅守崗位到除夕前一天,最終使得完工時間整整提前了6個月。此次改造重點是學生宿舍區域,將原有的上牀下桌改成更適合中學生生活學習節奏的上下鋪,以實現原有的洗漱區域擴大一倍,滿足兩位同學同時使用;同時對學校建築外立面、地下管網、公共衛生間、體育場地、建築立面等區域進行全面改造。

歷經一年半,提升了住宿容量和質量後,玉巖中學的高中招生規模從2022年的585人提升到今年的 818人,增加了超200個優質高中學位。

可以說,這兩年全市很多學校都在“螺螄殼裡做道場”,想方設法騰挪,只要有“巴掌大”的空間都進行改擴建,就是爲了應對這幾年的入學高峰。

廣州市還出臺了三年行動計劃、高中學位攻堅實施計劃等,謀劃了一大批改擴建、微改造項目,從市層面進行統籌謀劃。華陽小學、海珠區實驗小學、小北路小學、廣州中學、培正中學、培英中學、113中、86中、南武中學……全部挖潛擴容,增加學位。

挖潛能能用盡用,增加學位

除了建新校、改擴建之外,所有可能作爲學校的地方,都被教育局“挖”了一遍。今年復辦初中、新辦高中的白雲區的顏樂天紀念中學就是這樣被“重啓”的。

該校因種種原因於2019年停辦,隨着廣州“高中學位攻堅”任務的推進,廣州市、白雲區兩級政府斥資3.14億元,將顏樂天紀念中學擴充爲具有初中及高中學位的公辦完全中學,培英中學原校長助理餘瑩成爲掌舵人。

“重啓”一所“沉睡”五年之久的學校,難度更勝一籌。相比在培英穩定地“錦上添花”,42歲的餘瑩更願意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雪中送炭”。

9月4日,記者在顏樂天紀念中學看到,短短半年時間第一期翻新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教學樓、操場、食堂以及宿舍等基礎設施已投入使用。全校6個高中班、5個初中班開學,共514人。目前在崗的30名新教師中,有28位是碩士研究生,985、211高校畢業教師佔到56.2%。

提質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面對學位擴容,廣州想盡辦法爲學校尋得合適校長、培養優秀師資。近年來,隨着新學校的投入使用,大量高學歷新老師加入,極大改善了廣州師資隊伍的學歷和年齡結構。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老師需要歷練成長。爲了讓新老師們儘快獨當一面,各區教育局、教研院開展各種培訓,各校都有“青藍工程”,新老教師結對子1對2師徒制、學科組教研、年級組備課等,織就橫縱網格,“兜住”新老師,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此外,一批高學歷的教師也加入進來。“每天備課備到凌晨兩三點,比搞科研的時候熬夜熬得還晚。”北大學士、香港科技大學碩士彭博是廣州市執信中學的物理老師,已經完成了從“學霸”到老師的切換,是學生們崇拜的榜樣。

廣州11區連續多年面向全國招聘優秀師資。每年,廣州市教育局都組織中小學校組團赴北京、上海、武漢等名校“搶”優才。如今,想考上廣州編制教師,基本都得名校畢業、碩士以上。清北博士等名校學霸“批量”進入基礎教育領域,已經是廣州教育常態。

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成爲越來越多廣州校長的治校方略之一,但絕不“唯學歷論”,在招聘環節,對高素質、高學歷應聘者首先有兩個最基本的要求:必須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真愛學生還是將就搵工?”廣州市執信中學校長陳民面試老師時會坦率直問。經過嚴格考察和篩選的高學歷老師們入職後,“確實能感受到他們熱愛這個工作,很願意跟孩子們交流。雖然也有個別老師幹了一年以後覺得不適合自己,但超過90%的老師都留下來安心教學。”陳民表示,目前看來,高學歷教師工作表現都非常棒,也是執信中學未來發展的潛力所在。

廣州對優秀師資有何吸引力?教師待遇的提高,是廣州吸引高素質人才進入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底氣。近年來,廣州深化教師工資改革,實現了全市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如何讓新學校真正成爲家門口的“新名校”?集團化辦學讓“資優生”帶“新生”一起飛。

從化流溪中學的老師全員都到廣州市執信中學跟崗學習過,教務處、學科組、年級組建立了每週例會制度,集中研究、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實行“巡課制度”和“推門聽課制度”,舉辦“年級觀課周”活動,關注學生成長,打造高效課堂。

廣州的集團化辦學之路始於2017年,7年來,均衡、優質、強師、課改、責任,成爲廣州各大教育集團發展的關鍵詞。集團化辦學“以強帶弱”,通過發揮優質學校示範作用,帶動相對薄弱學校和新建學校共同發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增加,進一步提升廣州基礎教育均等化水平。尤其是省市屬教育集團,結合廣州城市區域開發建設規劃,把教育資源輸送到外圍城區,使外圍城區老百姓能更多、更便利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截至目前,全市基礎教育集團共177個,覆蓋學校數1019所,覆蓋基礎教育學段學生約102.63萬人,實現市屬基礎教育集團、省級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培育對象11個區全覆蓋。越秀、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等6個區已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公辦的農村學校、新建學校和相對薄弱學校集團化全覆蓋,其他5個區今年內也將實現100%全覆蓋。

今年初,廣州教育集團大調整,多區出臺最新工作方案深化集團化辦學,變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擴容——成立新的教育集團、老集團添新成員、一些區實現教育集團全覆蓋;賦權——集團總校長對成員校的人、財、物有更多“話事權”。

對於集團化辦學來說,核心校和成員校通過“一紙婚約”牽手容易,但“婚內協議”纔是要見真章的。集團內部有沒有人事、教學、財務方面的資源共享,“輸血”能力有多強、“輸血”到“造血”效果如何,都是不小的考驗。

爲解決這些問題,不少區擴大了集團總校長的“話事權”,對集團內部的治理結構和方式進行調整。

廣州市教育局表示,下一步,各區要探索通過集團化辦學,在教育教學管理、辦學條件提升、教育質量監控和評價改革方面提高中小學辦學水平。

未來提高生均資源 聚焦教育質量

有觀點擔心,未來學生逐漸減少,如今巨大的教育投入是否會浪費?答案是否定的,當前反而是提高生均教育資源的絕佳契機。

廣州市教育局表示,“十五五”時期,整體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仍將處在高位。在度過小學在校生高峰後,將逐步恢復正常的班額,改善教育品質。同時,建設精力將轉移到中學階段,爲未來幾年初中、高中學位擴增做好準備。

近年來全市在建設中小學時,優先高標準建設九年制學校,未來在初中入學高峰期,可綜合將一部分九年制學校學位直接用於初中辦學。同時,大力推進高中學位建設,出臺普通高中學位攻堅實施計劃,謀劃一批新的高中建設項目。今年全市下達普通高中招生計劃80416個,較去年大幅增加超過10107個,增幅達到14.3%,努力滿足市民羣衆的期待。

統籌|蔣雋文|記者 蔣雋 崔文燦 秦小杰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