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讓東方智慧煥發新生機

原標題: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讓東方智慧煥發新生機

開欄語

中國式現代化是幹出來的,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幹。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上,唯有實幹奮鬥,才能贏得未來。爲展現南粵大地實幹奮鬥者的風采,今起,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推出“奮鬥出新彩 實幹創未來”全媒體報道,講述各個部門、各條戰線、各行各業不斷突破、苦幹實幹、創造奇蹟的奮進故事,激勵廣大幹部羣衆銳意進取、不懈奮鬥,以實幹篤定前行,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凝聚起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敬請垂注。

行醫36年,張忠德成爲嶺南中醫的一塊“金字招牌”。

從2003年抗擊“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14次馳援,他的身影總是忙碌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線。“病人在哪裡,我的戰場就在哪裡。”這句話,成了對張忠德醫者生涯最形象的詮釋。

即使已到花甲之年,張忠德在振興中醫藥的道路上依舊不停步。

作爲一名醫者,他常道:行醫如行善,醫務人員必須把善和愛放在心裡,以岐黃之術護佑生命之火。作爲一名現代中醫人,他有更遠大夢想,希望以科技之刃解開中醫藥療效之謎,讓更多人瞭解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行醫如行善,追求精益求精

張忠德,人稱“德叔”。談起他,必定繞不開兩次傳染病疫情。

2003年面對“非典”疫情,時任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主任的張忠德儘量包攬對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檢查、搶救、治療和護理工作,也因此不幸感染病毒,在“鬼門關”走了一遭;2020年起在與新冠病毒的較量中,他多次馳援各地,讓更多人認識到中醫藥在救治傳染病上的作用。

在與傳染病病毒賽跑的路上,張忠德是“急先鋒”,不懼險難,用藥精準;在中醫診療領域裡,他是“慢郎中”,望聞問切,氣定神閒。

幾年前,當兒子執意要學中醫時,他緩緩勸誡:“年輕人前期一定要吃苦,要把基礎慢慢打牢,就像工地,根基越牢,房屋堅固程度就越高。”

這麼多年,他也是如此“慢慢”走來。

1988年,張忠德從廣州中醫學院中醫系畢業,進入廣東省中醫院工作。有一次,爲守住一個重症患者,他紮在病房裡幾天幾夜不回家。患者病情緩解時,他說自己感受到巨大的喜悅,“那種開心,別人都不能理解”。

之後近10年,張忠德生活的大部分被考試、值夜班和查房填滿。他不嫌瑣碎、苦累,鉚足勁學習。

選定呼吸疾病研究方向後,1995年,他來到鍾南山領銜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現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進修。日復一日查房、會診,課程強度大,堪稱“魔鬼訓練”。

18個月後,他從鍾南山手中接過畢業證書。當時33歲的他,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需要積累,認爲“40多歲做醫生,纔剛剛開始”。張忠德篤定,做中醫,不能急功近利。

張忠德師從嶺南醫學代表醫學家甄夢初、國醫大師晁恩祥,將二者的醫學理論和臨牀經驗融會貫通,在長期臨牀實踐中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術理論,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

直到今天,頭頂着“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的頭銜,德叔還是感慨“學不夠”。

每天清晨5時多,他在晨運後便開始了一天工作——讀古籍、查處方、翻病例、看論文。不管身上有多少的頭銜與光環,德叔的職業底色還是一名醫生,所以他總說:“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彎道超車、投機取巧是走不長遠的。”

爲方便患者,張忠德的門診掛號名額常常從25個加到60個甚至70個,忙到下午兩三點才吃“午飯”是常事。不忍患者耽誤治療時間,他爲有困難的患者墊付藥費、親自帶需儘早入院治療的患者辦理住院手續是家常便飯。即使不坐診,德叔也隨身帶着處方紙,方便看病開藥。“行”“可以”“沒問題,我來!”這是他對患者說得最多的三句話。

行醫如行善。張忠德說,作爲醫生,醫德是最重要的。醫術只要勤懇好學,都會提升,但一個人只有有大德、有大愛,纔有前景。

爲中醫藥傳承埋下“種子”

“這是懸灸,懸灸就是懸掛在穴位上面進行艾灸。”在課堂上,朝天小學六年級同學吳鈺嵐熟練地操作“懸灸”,介紹穴位、功效和適應症,是朋友圈的中醫“小能手”。

這一成果也與張忠德有關。作爲中醫世家甄氏雜病流派傳人,在日常門診中,張忠德發現越來越多孩子出現鼻炎、咳嗽和哮喘,而這些多發病跟飲食習慣、作息規律息息相關,於是萌發了讓孩子學中醫的想法。

2020年10月,廣東省中醫院與朝天小學在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等單位支持下,聯合打造的“岐黃護苗·培根鑄魂”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研學活動正式啓動。

如今每週二下午,廣東省中醫院都會派出不同的專家團隊進駐朝天小學,將形式豐富的中醫藥文化、中醫藥養生保健的生活方式帶到師生身邊,輻射更多家庭。

課上,學生們自制中藥防疫香囊,學習中藥辨識、穴位經絡、護脊護眼等知識;課後,學生參加中醫藥研學嘉年華,製作中草藥面膜、卷艾條,同學間互相進行懸灸,練習八段錦。

就這樣,每週二下午的“杏林研學”課,成了全校最期待的一堂“標配課”,孩子們對中醫藥的興趣就此被點亮了。

三年來,廣東省中醫院在多所小學成立“德叔杏林研學中隊”“岐黃苗苗中隊”“忠德中隊”等,科普中醫健康理念,傳承中醫藥文化,引導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中醫藥文化傳承需要學校、家庭乃至全社會的參與。”張忠德介紹,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爲傳承優秀中醫藥文化,廣東省中醫院研發了研學課程、通識課程、主題活動、互動遊戲、嘉年華活動等形式,激發學生和家長對中醫藥的興趣,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學中醫、用中醫、愛中醫的氛圍。

搭建大灣區中醫交流“朋友圈”

作爲一名現代中醫人,張忠德還肩負着一個使命——把中醫藥文化推向世界。

中醫藥是一座偉大寶庫,也是一個“黑匣子”,“有理說不清”“有效道不明”的狀況如今仍未得到根本改變。在張忠德看來,“慢中醫”要藉助科技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發展,只有用現代科技論證傳統中醫藥的療效,把中醫藥的科學原理講明白,才能建立起一套中醫藥診療的國際標準,提升中醫藥科學的國際認同。

爲更好破解中醫藥奧秘,德叔把大量精力用在臨牀科研上。中醫證候全國重點實驗室、全國首家粵港澳創新中心、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等重大平臺相繼落地,不僅刷新了許多人對“老中醫”的刻板印象,也提升了中醫藥領域的科技創新含量。8月中旬,廣東省中醫院中藥新藥“溫陽解毒顆粒”獲批上市,這款由張忠德領銜研發的藥物,被證實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咳嗽、發熱、乏力、食慾不振等臨牀症狀,是中醫藥臨牀轉化的重要一步。

許多人留意到,多年來,德叔搭建了一個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交流朋友圈,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相互交融,碰撞出大灣區的中醫藥運作系統。

自2022年起啓動香港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後,廣東省中醫院率先派出重症醫學專家前往香港醫管局屬下的西醫院重症監護專科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今年,首批20名香港中醫師來粵“規培”。半年來,香港中醫師黃惇祺已在廣東省中醫院鍼灸科住院病房深入學習中西醫協作。不同於過去跟班學習,這一次他有了處方權,還能參與到患者治療過程中,自己的中西醫協作治療專業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更多提升。

2023年10月,經粵澳兩地藥監部門批准,廣東省中醫院5個獲批跨境使用的“醫療機構中藥製劑”被髮往澳門,填補了中國境內醫療機構中藥製劑跨境使用的空白;2024年1月,廣東省中醫院與香港首家公立中醫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者將陸續安排100至200人赴內地接受訓練,學習借鑑中醫護理等方面的“廣東模式”。

粵港澳中醫藥的雙向奔赴,走得紮紮實實。張忠德相信,通過搭建平臺等形式,大灣區能夠共同探索傳統醫藥在疾病預防與治療、科研合作與創新轉化、人才培養及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共同拓展境外中醫醫療服務模式。

對於將中醫藥診療經驗推向世界的目標,張忠德自信並滿懷期待。他相信,未來中醫藥將成爲粵港澳大灣區給全世界的一張名片。

■對話

“爲患者解決病痛方爲最大實幹”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做醫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張忠德:作爲醫生,不管多有名望,或者別人給予多高的稱讚,醫德都是最重要的。只要勤懇好學,醫術都會提升;但一個人有大德、有大愛,纔會有前景。對年輕醫生來說,最需要培養的是愛心和善心。行醫36年,至今我堅持每週至少出兩次門診。不少人問爲什麼看病如此辛苦,還要看?行醫如行善,醫務人員必須把善和愛放在心裡,用自己的技術實實在在幫助別人,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做到“身累心不累”。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一名醫生的“實幹精神”體現在哪裡?

張忠德:我認爲,一名醫生竭盡所能用自己的全部本領爲患者解除病痛,就是最大的實幹。每次出門診,我都要提前到,有時還要加班到晚上七八點。很多患者都是從外地過來的,看一次病不容易,所以我就犧牲一些自己的時間,儘可能多加幾個號,多看幾個患者,幫他們安排好。我只是付出一些個人休息時間,就能爲患者解除病痛,實現早日康復,這是非常值得的。每次聽到患者簡單的一句:“德叔,我好了,謝謝你。”那一刻,就是我感到最自豪、最有價值、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南方日報:除了醫生這個身份,您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和大學教師。面對不同的角色,您的工作重點有何不同?

張忠德:不同的角色面臨的任務與分工各有側重,但歸根結底都要腳踏實地、求真務實,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績。

以科技研發爲例,醫學研究容不得半點虛假。從疾病的發生機制,到中醫藥特色手段的機理、作用和產出,這些年來我和團隊成員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努力攻關中醫藥難題,嘗試把背後的原理講明白、講清楚,讓更多人接受、認可中醫藥。作爲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一名老師,我更加關注青年中醫藥人才的培養與成長,希望以身作則,將行醫與科研的知識、技能、態度傳承給學生和晚輩,讓更多年輕人真正做到“早臨牀、讀經典、厚基礎”,學習到紮實的學識本領。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陳子陽 通訊員 陳佳佳 王軍飛 查冠琳

(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