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車多樁少!用地寸土寸金 電動公車推展現隱憂
交通部力拚二○三○年全臺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如今業者開始面臨車輛增加、充電樁不足窘境,須找地擴增充電站,恐提高營運成本。記者許正宏/攝影
交通部政策要力拚二○三○年全臺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但近來公車等客運業者屢遇電動公車發展困難,尤其電動公車數量逐年增加,充電樁、充電站用地卻很難求,有車無電或充電「塞車」隱憂浮現;電動公車電池耗損速度超乎預期,也加重業者經營成本,恐阻礙電動公車發展。
電動巴士充電分快充及慢充兩種,業者指快充可在十五分鐘左右充到六成以上蓄電量,慢充至少要四小時,但都不如燃油車加油方便。另外,車輛除了停靠起訖站定點充電,當車輛變多,須另覓場地設充電樁等設施,場地與充電設施都屬於業者成本,若要在都會精華區準備一定規模空地設充電站,成本更大。
爲因應二○五○淨零碳排的國家總體目標,交通部公路局推動在二○二四至二○三○年,達成市區公車和公路客運車輛電動化,爭取編列六百四十三億元預算,希望全臺一萬四千五百輛市區公車和公路客運在二○三○年時全面電動化。
全臺電動公車逾一千八百輛
據瞭解,至今年一月,全臺掛牌客運電動巴士逾一千八百輛,以臺南市爲例,目前已有九十五輛,預計下半年再添十八輛,電動公車普及率約百分之廿三,明年上看三成。
充電場址不足衍生「塞車」
電動公車數量日增,充電問題跟着浮現;因電動公車體積較一般房車大上數倍,鋰電池充電時間動輒四、五小時以上,若充電場址空間不足,勢必衍生「塞車」窘況,爲解決眼前這項難題,須另覓適合場地。
業者透露,先前就有公車業者採購了十餘輛全新電動公車,但因爲找不到地點設充電站,延後半年才上路營運。
電動公車製造商表示,雖然業者汰換舊公車、採購電動公車時,賣方及政府都會全力協助找地,解決充電問題,但因公車路線以都會區爲主,市區寸土寸金,加上政府也積極找地蓋社宅,彼此「搶地」格外辛苦。
「適合地點不好找,不論租或買又是一筆額外負擔」,臺南市有府城、新營、興南、漢程四家公車業者,一般電動公車主要在業者附屬的保養廠或停車場充電,但因充電時間長,往往不敷使用。
新營客運現有十三輛電巴,十支充電樁,業者說,目前大致可應付,但未來逐年汰換柴油客車,雖可加裝充電樁,但如何有效率調度是一大難題;另因空間不足,也在尋覓離轉運站不遠的用地向臺電申請供電解決。也有客運業者指出,北部同業因運能大且土地昂貴,問題更嚴重,南北業者都很頭痛。
高雄市現有電動公車二九五輛,佔全市公車百分之卅三點九,其中高雄客運有卅三輛,總經理特助陳可培表示,目前十一個場站中,有二站共設十支充電樁,因目前電動公車數量還不多,尚未發生充電「塞車」情形,但隨着添購電動車增加,擔心「車多樁少」窘境,若來不及充電就會影響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