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臺灣經濟成長率可保2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並接受質詢。(劉宗龍攝)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日表示,以目前各預測機構預測情形,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仍可以保「2」,同時也不會陷入「停滯性通膨」,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合適的。

楊金龍昨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並接受質詢,立委林德福關心,今年仍有諸多的風險存在,臺灣經濟是否能夠保「2」,貨幣政策若過於保守,是否可能陷入「停滯性通膨」。

楊金龍表示,S&P預測臺灣經濟成長率2.2%,各大機構預測平均2.21%,目前來看可以保2,除非全球的經濟不如預期或下行速度過快,纔可能會降到2%以下。此外,停滯性通膨是指通膨持續上升,但經濟下行甚至負成長,就去年與今年的預期表現,應不會有這問題。

楊金龍指出,主計總處與央行都認爲,前半年的整體經濟狀況比較差,下半年纔有望逐漸好轉,今年的趨勢應該是「通膨向下、經濟溫和成長」。

也有立委關心蛋價飆升,小吃店加一顆蛋要加15元,讓人大喊吃不消,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卻與民衆感受背離。立委洪孟楷問及,雞蛋是民生必要的食材,現在雞蛋漲價又缺蛋,是否會造成物價上漲,引發嚴重通膨?

楊金龍說,蛋價上漲應該不會導致嚴重通膨,雖然1月通膨衝上3%以上,不過從一些指標來看,2月應會和緩,他坦言,外食等價格調整之後,要再下來不容易,不過整體通膨情勢是趨緩的。

立委林楚茵則詢問,爲何CPI上漲的情形與民衆感受背離?楊金龍迴應,CPI是用整體的權數去計算,與數據美化沒有關係,民生用品漲幅雖大,不過佔權重比重小,以17項民生用品的權重來說,僅佔CPI比重5.67%,反映在CPI上就不大。

楊金龍舉例,雞蛋價格上漲30%、40%,惟雞蛋只佔所得支出的千分之3,佔的權重很低,一般民衆不會將全部所得都去買蛋,所以當感受到蛋價大幅上漲,CPI的漲幅卻不大,就會與感受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