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賺 去年EPS衝18.38元

圖爲陽明海運。圖/業者提供

陽明海運2024年營運表現與2025年前瞻

陽明去年海賺641.79億元,寫史上第三高,稅後純益641.79億元,約當每天賺進1.7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8.38元,董事會決議擬配現金股息7.5元,以12日收盤價72.9元計算,殖利率10.29%,逾36萬股東狂嗨。

在獲利繳出超標成績後,陽明員工去年年終獎金可領到最高上限12個月,扣除1月農曆年前已預發5.5個月,後續將再多發6.5個月;還有俗稱年「中」獎金員工酬勞可領,稅前盈餘798.2億元,員工酬勞爲稅前盈餘的1%,約當每人可領48.76萬元。

陽明去年合併營收2,227.06億元、稅後純益641.79億元、EPS爲18.38元,受惠紅海危機船舶繞道、主要港口塞港等影響,消耗多餘船噸,扭轉原本市場供過於求的預期,同時亞洲新興經濟體帶動全球經濟成長,前三季航運市場暢旺,貨量、運價齊揚。

但進入第四季,整體市場新增運力持續投入,加上關稅貿易衝突、通膨惡化,影響經濟成長與消費需求,拖累運價,反映在陽明第四季營收534.77億元、季減26.58%,獲利125.45億元、季減55.77%,EPS約3.59元。

展望今年,陽明表示,全球經貿環境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風險,主要有關稅戰全面開打,成本上升威脅可能影響消費力,推升通膨壓力,影響經濟成長與貿易活動,對航運需求造成威脅。

還有地緣衝突持續影響市場供需平衡,以哈停火協議談判陷入膠着,貨櫃航商重返紅海仍具不確定性。Drewry 1月報告指出,一旦復航恐釋出逾1成過剩運力,預期航商將加速船舶拆解、慢速航行等措施因應。

陽明面對地緣政治變局與全球供應鏈重組,將雙管齊下強化競爭力,一是加強聯盟合作,也要擴大聯盟航線外合作機會,加速區域航線佈局與發展新興市場;二是優化船隊、汰舊換新,至多將以6艘8,000TEU級傳統燃油雙燃料預置全貨櫃船、7艘1.5萬TEU級LNG雙燃料實裝全貨櫃船爲規劃,分散船隊能源風險,保留部分船舶依船型與航線配置未來燃料選擇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