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急澄清 美國未敦促臺幣升值
外傳美國敦促新臺幣升值,央行罕見在假日澄清,就怕弄假成真。(本報資料照片)
新臺幣升勢猛烈,中央銀行出手阻升,竟被美國盯上了?有媒體引述彭博資訊報導,提及央行阻升招致美方反應,因而臺灣重新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並且敦促新臺幣升值,氣得央行罕見在假日澄清,就怕弄假成真。
國內媒體引述彭博資訊英文版報導,提及「…新臺幣持續升值,促使央行採取行動維持金融穩定,招致美方反應,在去年12月把臺灣重新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並敦促允許新臺幣進一步升值」。
由於正值美方政權交替,時機敏感,迫使央行緊急澄清,表示臺灣去年12月被美方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主要系臺灣對美貿易順差逾200億美元,加上臺灣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2%,觸及兩項美方檢視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與央行調節匯市無關。
央行更翻出美國12月發佈之報告中,表示並無敦促(urging)央行允許新臺幣進一步升值(appreciate further)陳述。
央行強調,近年我國對美國商品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主要是反映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的轉單效應、美國強化資安要求及新冠疫情下宅經濟升溫等因素,帶動美國對我國資通訊產品進口需求大幅增加所致。
事實上,面對美方以匯率操縱國施壓,央行阻升臺幣堪稱腹背受敵,有央行理事在去年底年終理事會議上就指出,新臺幣這波升值,類似1960年的「荷蘭病」(Dutch Disease),認爲央行的匯率政策應做全方位思考。
「荷蘭病」是指在1960年間,當時荷蘭發現北海天然氣後,出口巨幅擴增,荷蘭幣大幅升值,導致其傳統產業喪失國際競爭力,加速去工業化。目前臺灣則因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出口暢旺,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導致新臺幣強勢升值,將不利其他產業發展。
這位理事提醒,央行應該思考類似「荷蘭病」這樣的情況,可能對臺灣長期產業結構的利弊,並就貿易順差規模、來源、組成內容,與各產業的佔比等,全方位思考匯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