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監事會明日登場! 法人預期降息半碼到1碼、主要考量在「匯率」

▲ 央行總裁楊金龍。(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李瑞瑾臺北報導

中央銀行將於明(19)日舉行理監事會議,面對各國接續降息新冠疫情造成的產業衝擊臺灣也面臨了壓力法人認爲,目前臺灣利率偏低、流動性充裕,降息考量主要會是在「匯率」上面。

市場多數認爲央行此次會跟着美國聯準會與世界各國做出降息決策,法人認爲,這次是否降息主要考量會是在「匯率」上面,主要是臺美利差將造成新臺幣升值,將會對出口不利;而目前臺灣利率偏低、流動性也很充裕,因此預期降息幅度不會太大,對於流動性的增加也是有限,一如市場所說的,是「心理層面的激勵」。

法人指出,若是央行降息半碼,就來到政策利率歷史低點,若是降1碼,就會改寫新低紀錄,但因這次聯準會動作比較大,因此也不排除降1碼的可能性

對於股市是否有所激勵,法人指出,股市已經因爲預期心理提前反應,其實降息對股市影響不大,「主要還是在匯率」。

另外,法人指出,這次疫情蔓延產生社交隔離」,導致整個市場需求降低;就算供給面會很快回穩,但消費力道卻是仍受信心影響、比較慢回升,價格會被壓抑,因此基本上在這段時間內沒有通膨危險。

對於是否有持續降息空間,法人認爲,首先是Fed已表態美國不會成爲負利率國家,世界主要各國央行的利率也不見得還有調降空間,「基本上就是底部了」。此外,現在銀行利差已經很薄,再降下去侵蝕到銀行業獲利,會影響到銀行業長期產望,讓市場對抗風險能力下降,因此央行持續降息機率不大。

若是此次央行按兵不動,法人指出,以全球短期狀態來看,新臺幣沒有強升空間,目前不做動作,對新臺幣匯率影響有限;但以中長線觀察,若是美國疫情穩定,但臺灣沒有降息,新臺幣到那時可能就會有很大升值幅度。

臺灣貼放利率自2016年第二季以來已連14凍,依據央行在立法院業務會報書面資料中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威脅全球經貿活動,造成了經濟前景不明,國際機構紛紛下修經濟成長預期,各國也都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等幾項可能降息訊號。央行總裁楊金龍也曾於日前表示,經濟的確有「下行風險」,但仍未鬆口決策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