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惡夢擾眠?專家建議這種睡姿「扭轉夢境」

往年已有研究指出,左側睡的人比較容易做惡夢。(示意圖/Shutterstock)

睡姿與睡眠時間長短、起牀後身體是否會冒出痠痛感有關。如果夜裡常常做惡夢,問題很可能也出在睡姿。以往有研究直指,左側睡的人最容易受到惡夢干擾。有睡眠專家分析,這種睡姿會讓心臟承受較大壓力,壓力會直接影響睡眠品質。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仰臥則可能讓症狀更加嚴重,引發噩夢。

英國《每日郵報》8日報導,期刊《睡眠與催眠》(Sleep and Hypnosis)曾刊登研究報告指,左側睡的人做惡夢機率爲41%,右側睡者僅15%會做惡夢。英國鑽研身心靈與夢境的暢銷書作家泰瑞莎張(Theresa Cheung,音譯)表示,心臟承受壓力,就會讓睡眠品質變差,噩夢也隨之而來。

她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2018年即有研究顯示,左側睡者的心臟活動出現變化,心臟有可能微微朝左移動,研究人員認爲這是一項壓力指標。右側睡者的心臟活動則毫無變化。若已有心臟病或心臟衰竭問題,心臟活動的變化可能會引發不適。倘若心臟沒有毛病,左側睡不太會引發健康疑慮。

張說,仰睡也可能增加惡夢發生機率,原因在於夜間呼吸障礙更可能讓人從深度睡眠落入淺層睡眠,容易進入主題焦慮的夢境。

美國非營利醫療集團凱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位於亞特蘭大的神經學暨睡眠醫學主任表示,這種情況在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患者很常見:「相較於側臥或俯臥睡姿,仰臥過程之中睡眠呼吸中止的程度通常更嚴重。這種疾病的患者呼吸道往往塌陷或幾近塌陷,導致體內氧氣量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兩種情況都可能導致惡夢發生。」

張也提及《睡眠與催眠》2016年刊登的另一項研究內容指,趴睡會讓高中生擁有更能帶來自信、更有能力的夢境,苦於惡夢的人「不妨改變睡姿,可能會讓夢境產生改變」。她強調,最佳解決之道就是以最有利順暢呼吸姿勢睡覺,以右側睡做好夢的機率較大;除了睡姿,最重要的好夢因素是睡眠舒適程度,「從『睡眠衛生』着手,最能扭轉不好的夢境」。

改善「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多半會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例如作息、飲食、運動)、改善臥室環境(例如溫度、光線)、選擇合適寢具(例如睡衣、枕頭被褥)3大層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