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球上可能同時進化出兩個文明嗎?

一個星球上有可能同時進化出多個文明,允許不同物種在同一年代擁有文明。星球的規模可以設定得很大,文明的規模可以設定得很小,從而允許你在同一個星球上配置超過兩個文明。同時存在的文明的數量越多,現實中發生這種狀況的概率就越小;對科幻故事來說,只要事情發生的概率不是零,你就可以繼續自稱爲“硬科幻”。

一部分螞蟻和白蟻基本滿足我們對古代文明的定義。你可以認爲,地球上現在就同時存在不止3個不同物種的文明。

“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項目考察了古國時代各地文明的特點,研究團隊從中提煉、歸納出了文明的四大特徵: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基礎,

社會階層、社會成員、階級的明顯分化現象,

中心型城市的出現,

大型建築的修建。

注意:按上述標準,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其他已滅絕的非智人的古人類物種從未達到文明階段。

中心型城市與大型建築

巴西東北部曠野中的白蟻窩羣,始建於3800年前,目前仍在使用和建設,總面積約22.8萬平方千米,地表超2億個土堆,從太空中也能拍攝到。

按照取樣調查,在日本北海道石狩海岸上發現的一個巨型紅蟻羣落包含3.06億隻工蟻、108萬隻蟻后,它們生活在4.5萬個互相連通的巢裡,巢的分佈區域達2.7平方千米。

阿根廷蟻的巨型羣落在世界各地現在進行時地擴張中——帶領它們越過大洋的是人類的載具。

現在知道的阿根廷蟻羣落位置

與螞蟻·白蟻超個體的體積而不是個體體積相比,它們的建築物仍然是規模巨大的。無固定巢穴的行軍蟻部落、你家附近的小型螞蟻聚落、紅火蟻的無文明部落、阿根廷蟻的巨型巢穴間在規模和功能上的差距十分明顯。

農業與手工業

5000萬年前切葉蟻開始種植真菌,那之後馴化了一個個新的菌種並輪替播種,現在也還在馴化新農作物。它們還在最近幾百萬年掌握了多種生產抗生素的微生物的使用方法。馴化其他昆蟲來生產蜜露的蟻羣也在最近幾千萬年不斷探索新的家畜。一部分白蟻也可種植蘑菇。螞蟻·白蟻的這些行爲顯然對自身和馴化對象的生活方式與生命週期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南美螞蟻有技術傳承,切葉蟻雌性飛蟻會用口器攜帶蘑菇菌種和生產抗生素的微生物前往開拓新的巢穴,產生的超個體會使用蘑菇來進行農業種植並用抗生素消滅雜菌。在馴化其他昆蟲來生產蜜露的蟻羣裡,也有雌性飛蟻會抓着介殼蟲飛出去,將來進行養殖。

螞蟻會使用工具。近幾十年來,人們已經發現一些螞蟻種類會利用泥土、沙粒等作爲工具,收集液體並將其運回巢穴。2017年,科學家實驗證明螞蟻能從並不熟悉的物品裡選出最適宜的工具來執行上述任務。匈牙利的科研團隊向Aphaenogaster subterranea螞蟻和 A. Senilis螞蟻提供多種可能的工具,一些是自然界存在的小樹枝、松針和土壤顆粒,另一些則是人制造的紙和海綿。螞蟻會用這些工具進行實驗,最終表現出對某種工具的偏愛,即便這種工具是人造的。它們會把工具丟進蜂蜜裡蘸取,再將其撿起來、扛回巢穴飲用。Subterranea螞蟻喜歡用微小的土壤顆粒轉移溶解的蜂蜜,用海綿轉移純蜂蜜。很多螞蟻還將海綿撕成小碎塊,用來更好地搬運。Senilis螞蟻一開始會使用所有工具,然後集中到紙張和海綿上,這些材料能夠吸收大多數溶解的蜂蜜。這表明螞蟻具有學習能力。

社會性昆蟲不會點火冶煉金屬,但白蟻可以利用甲酸溶解並食用包括金銀在內的多種金屬,富集在顎部、口器等處來提升自己的身體強度。當然,大部分地方的白蟻只能找到鋅、鎂和錳來增強自己。

社會階層、社會成員、階級的明顯分化現象

螞蟻·白蟻作爲真社會性動物,具有真社會性的共同特徵:

繁殖分工——羣體中可分爲專行繁殖的階級和較少繁殖甚至不進行繁殖的階級;

世代重疊——羣體中的成熟個體可分爲兩個以上的世代;

合作照顧未成熟個體——某一個體會照顧羣體中其他個體的後代。

繁殖分工是真社會性裡最爲次要的部分,一些螞蟻物種並無繁殖分工,所有個體都能生育。過去幾十年裡,一些學者提示說,人類實際上也具備這些特徵。

社會性昆蟲通過對卵的受精與否、居住環境、食物內容等因素的調控來決定幼蟲發育成的個體的階級,不同階級的社會成員有明顯的分化、體型與體格的差異。螞蟻的階級並非純先天決定,白蟻的階級則幾乎不是先天決定(白蟻的工蟻與兵蟻的性別並不單一,在生殖階級死亡時各階級均有個體可能接替,副女王·副王優先,如果也死亡則工蟻接替)。這是在物質上的差異和階級流動性。

在此之上,巨型巢穴裡的螞蟻·白蟻跨越超個體地維持着多個女王,靠近建築羣邊緣的超個體負責向外擴建。

過去,人們時常懷疑螞蟻超個體是否有智能或自我認知能力。而實驗證明,螞蟻個體就有自我認知能力:

螞蟻已經通過了鏡子測試。在2015年比利時科學家進行的實驗中,24只成年螞蟻裡有23只在能從鏡子裡看到自己額板上的藍色斑點的情況下用附肢去抓斑點。該實驗在進行測試的3個螞蟻物種中都取得成功:Myrmica sabuleti、Myrmica rubra、Myrmica ruginodis。在沒有鏡子看的時候,螞蟻不會去抓斑點。沒有任何螞蟻去抓鏡子裡的斑點。在斑點換成和螞蟻體色基本相同的棕色後,30只螞蟻裡只有1只自身顏色較深地去抓斑點。即使沒有斑點,螞蟻也會被鏡子吸引,30只螞蟻裡的全部都會用附肢、額板和口器觸碰鏡子,而沒有任何螞蟻去觸碰透明玻璃板,即使玻璃另一面有另一隻螞蟻。這些螞蟻的視力並不特別發達,每隻複眼有109~169個小眼,而地球上還有一些螞蟻每隻複眼有3000個小眼[5]。這證明螞蟻能認知到自我。

目前在地球上明確通過了鏡子測試的物種有人類、黑猩猩、倭黑猩猩、婆羅洲猩猩、瓶鼻海豚、逆戟鯨、亞洲象、喜鵲、經過訓練的鴿子、螞蟻、醫生魚,有部分個體可通過鏡子測試或其變種的物種有大猩猩、巨蝠鱝、射水魚、豬。

狗可以區分自己的氣味,但大部分不能通過鏡子測試。章魚、烏賊、未經訓練的鴿子不能通過鏡子測試。長臂猿和恆河猴能利用鏡子觀察自己身體的一些部位,但未通過標準版本的鏡子測試。

烏鴉可以利用鏡子尋找食物,但未表現出識別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