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消失”的5個老牌綜藝,最長壽的播了24年,個個令人懷念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文|聲聲說

編輯|聲聲說

你還記得上次和家人坐在一起看綜藝節目是什麼時候嗎?

如今的綜藝節目,不是“曇花一現”就是“瞭然無趣”。

然而回看過去,我們卻有很久盛不衰的優秀節目。

它們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卻又在時間的長河裡黯然離去。

看看有哪些節目喚醒了你塵封已久的記憶......

《曲苑雜壇》(1991——2011)

又有相聲又有小品,又有魔術又有雜技。

這樣的綜藝,你確定不看看?

1991年,主持人汪文華帶着綜藝《曲苑雜壇》出現在衆人眼前。

秉持着弘揚祖國中華藝術的宗旨,節目幾乎就是傳統文化的大薈萃。

在中央3臺的晚上八點半黃金檔加持下,《曲苑雜壇》強勢霸屏銀幕。

沒有獎金刺激,沒有觀衆互動,很多人都預測這節目走不長久。

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

《曲苑雜壇》不但堅持了20年,還成了無數人心中不可超越的經典。

而節目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憑的就是“新、奇、特”三個字。

“新”就新在,節目組能一直推出新的節目。

他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把各種形式的藝術都搬上了舞臺。

在2000年的元旦晚會上,《五朵金花》就令觀衆耳目一新。

五個婆婆反串,分別拿出自己的看家絕活。

她們將二人轉、芭蕾、粵劇等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雅俗共賞,實屬難得。

而“奇”便奇在節目組大膽地對舞臺改革。

節目組利用電視特技手段和高科技聲光電效果,將舞臺現場渲染得十分炫酷。

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無疑勾起了觀衆的好奇心。

“特”可以說是特別,也可以說是特立獨行。

主持人汪文華遍訪各地,尋找新人,尤其是擁有特殊才藝的新人。

他們一次次地刷新觀衆眼球,帶來新的體驗。

而節目組將相聲與魔術,相聲與雜技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也是如此與衆不同;

既有新鮮感又有時代感。

然而很可惜,這檔節目終究是在2011年停播了。

一是節目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二是主持人也到了退休的年紀。

讓無數人認識瞭解中華傳統文化,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同一首歌》(2000——2010)

“《同一首歌》是不是像網傳的那樣要停播呢?”

2009年,記者着急地向央視文藝中心主任朱迅,尼格買提等人提問。

“沒聽說過,沒收到通知。”

央視3套要改版,而它的王牌節目《同一首歌》的去留問題成爲了大衆討論的焦點。

然而羣衆剛吃下一顆“定心丸”,《同一首歌》就在2010年停播了。

從誕生到落幕,節目有過輝煌也有過爭議。

從2000年開始播出,《同一首歌》的收視率就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2006年元旦時,它甚至一舉刷新了央視的收視紀錄。

該節目圍繞音樂展開,以各類主題演唱和公益演唱爲主。

《同一首歌》聯合舉辦的中日歌友會,中韓歌友會等活動;

不僅在亞洲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國際上也是久負盛名。

一個綜藝能聯合這麼多國家,這麼多明星,不可謂不“威風”。

不過很可惜,該綜藝因爲市場寒冬和政策限制等原因逐漸走上了“下坡路”。

2010年,《同一首歌》唱盡尾聲,遺憾落幕。

《開心辭典》(2000——2013)

“你確定嗎?這就是你的答案?”

2000年,一個新奇有趣的問答節目闖入了人們的視線。

選手要在規定時間內給出問題的答案;

答錯遺憾走人,答對則能累計獎金拿到最終大獎。

無數人摩拳擦掌,想要一試身手。

然而,節目設置的問題可非同一般。

即便你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很有可能“折戟沉沙”。

不過也正是這種又有專業知識又有生活常識的題目,帶動着不少電視機前的觀衆一起答題。

他們的心情就和現場嘉賓一樣,激動又興奮。

該節目持續播出了13年,主持人王小丫的風頭一度蓋過了董卿。

然而,這檔收視長虹的節目最終還是在經過幾次改版後永久停播了。

後來,央視推出了與之差不多的《開門大吉》。

形式一樣,都是答題,不過該節目卻是聽曲猜歌名。

而主持人尼可買提也保留了那句經典口頭禪。

“你確定嗎?”

兩檔綜藝雖迸發出不一樣的生機,卻是一脈相承的優秀節目。

《綜藝大觀》(1999——2004)

能被業內人士稱爲“小春晚”,《綜藝大觀》真是不一般。

一看主持人裡有倪萍、周濤、董卿等人,就知道這節目穩了。

《綜藝大觀》的前身《文藝天地》本就不俗,收視率長年穩居第一。

在90年代,就差不多有2億的電視觀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綜藝大觀》自然是不容小覷。

綜藝由若干小板塊組成,不僅有優秀的歌舞表演;

還有笑料百出的相聲小品等節目。

以春晚的標準要求自己,《綜藝大觀》會邀請各界大咖前來助陣。

有實力唱將毛阿敏,也有喜劇大拿趙本山,還有世界魔術大師哈拉瑞。

如此陣容,想不出名都難。

該節目不僅在國內享譽盛名,在海外華人地區也有着廣泛的影響力。

然而輝煌過後,它的弊病也逐漸暴露出來。

一是觀念陳舊,沒有創新。

二是節目和觀衆沒有互動,與年輕人脫鉤。

新鮮感一旦不在,節目便會走向末路。

而《綜藝大觀》也在掙扎了幾年後,於2004年停播。

《快樂大本營》(1997——2021)

一個綜藝能延續20多年,一定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

顧名思義,《快樂大本營》的本意就是帶給人歡笑。

節目的定位以娛樂爲主,強調貼近羣衆。

“火線衝擊”“快樂傳真”等遊戲環節能夠吸引眼球;

而與場外電視觀衆練習又增加了節目與觀衆的互動性。

在主持人李湘和何炅的默契配合下;

該節目一經推出就成了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

只是節目組也深知,如果不推陳出新的話,觀衆會產生審美疲勞。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快樂大本營》在2008年進行了重大變革。

它的節目形式變成了邀請偶像明星參與遊戲。

能看到偶像不爲人知的另一面,追星羣體瘋狂了。

每到星期六,大家都準時準點地蹲在電視機前,看節目又請了哪位明星。

在《快樂大本營》的收視率攀升,明星藝人都以能上這個節目爲榮。

甚至就連遠在韓國的偶像團體,都要靠這個節目來提高自己在中國的知名度。

由於邀請的偶像大部分是時下當紅明星,所以這個節目的粉絲羣體也很明確。

年輕人爲主,且女性居多。

這樣改版後,《快樂大本營》根本不愁收視率。

只要請來的明星有熱度,他們的粉絲自會爲收視作出貢獻。

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快樂大本營》也逐漸走向了末路。

在各種新的娛樂綜藝夾擊下,它早已不復當日榮光。

而一成不變的主持陣容,也成了不少人的吐槽點。

謝娜沒有控場能力,海濤吳昕是“透明人”......

也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也或許是更早。

《快樂大本營》帶來的爭議似乎多於了快樂。

在越來越多的批判中,《快樂大本營》在2021年12月宣佈完結。

一代人的青春,也就這樣結束了。

結語

這些綜藝雖然已經停播,但卻在觀衆腦海裡揮之不去。

人們懷念的不是節目本身,而是回不去的記憶。

今天的各種綜藝五花八門,有不少人批判“不倫不類”。

但或許多年以後,它們也是一代人的“獨家記憶”。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來源

【1】《央視網:《綜藝大觀》和央視國際真誠互動》

【2】《中國新聞網:曲苑雜壇不能讓收視率一票“淘汰”》

【3】《中國經濟網:《開心辭典》穿了文化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