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反撲輪到「老人殺手」 侵襲性肺鏈飆3年最高

臺大感染科醫師陳宜君表示,今年全臺侵襲性肺鏈飆3年最高。鄭鬱蓁攝影

今年疫情後不只有小朋友的肺炎黴漿菌作怪,「老人殺手」肺炎鏈球菌也發威。臺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指出,今年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案例,已經來到近3年最高,累計256例,加上近期呼吸道病毒肆虐,感染人數恐持續攀升,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仍是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疾管署今年宣佈新政策,全面擴大65歲以上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提供一劑PCV13及一劑PPV23的接種新政策,自今年10月正式上路,第三階段將於12月25日開始施打。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肺炎鏈球菌是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會出現發高燒、咳嗽、胸痛等症狀。曾感染社區型肺炎患者,平均損失13個工作天,復原時間約需3周。若肺炎鏈球菌更侵入原本應爲無菌的部位,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稱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陳宜君表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以冬、春兩季爲發病高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流感助攻,得了流感以後,黏膜被破壞,原本相安無事的肺炎鏈球菌就可能變成「小壞蛋」。

陳宜君指出,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今年至今全國累計IPD病例數爲近三年最高(196例、200例、256例),因爲疫情解封效應,今年各種呼吸道疾病大反撲,病毒一多,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就增加,且如果同時感染更危險,身體可能如同「兵敗如山倒」,尤其肺炎鏈球菌具抗藥性不易治療,需積極預防。

疾管署日前宣佈,讓國內長者免費接種一劑PCV13及一劑PPV23的肺炎鏈球菌疫苗「1加1」,臺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偏偏國內長者的流感疫苗跟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比率都低,僅約四成,接種率低,然而長者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死亡率會隨着年齡增長而增加,尤其共病多者包括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加上免疫功能低下,會使死亡率增加。

李秉穎建議,先打PCV13如同打地基,增加免疫記憶力,隔一年再打PPV23,像是蓋好大樓,因爲研究指出先接種PCV疫苗,可以獲得更好的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