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飯要咬20下!專家揭4原因:吃太快會釀過敏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張,狼吞虎嚥的進食方式,可能是無法減重或常過敏的重要原因。( 示意圖/ Shutterstock )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張,狼吞虎嚥的進食方式,可能是無法減重或常過敏的重要原因,營養師表示,咀嚼可以刺激大腦的飽食中樞,以避免吃進過量食物,此外,若未將食物咀嚼成小分子,人體腸黏膜會將之這些未充分消化的大分子視爲外來物、過敏原,還會引發慢性發炎及過敏反應,因此建議建議一口飯都要咀嚼20下,即使是軟爛類食物,也應停留在口腔一段時間,以免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脹氣問題。

營養師廖容綺在其臉書表示,咀嚼對人體影響有4個關鍵。首先,在消化部分,因消化道從口腔、食道、胃、肝臟、小腸等,需要團隊合作,首先口腔是第一棒,若未充分咀嚼、切割食物,後續的消化器官工作負擔大,「咀嚼會刺激唾液中澱粉酶的分泌,初步消化食物,」因此即便是液體或軟爛的食物,也應停留在口腔一段時間,若呼嚕呼嚕地吞下肚,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進而引發脹氣。

第二則是可以預防過敏。她表示,因爲未咀嚼時間太短,無法將食物咀嚼分解成小分子時,人體的腸黏膜要吸收營養時,會把這些未充分消化的大分子誤認爲外來物質、視同過敏原,不但無法這些食物的營養素,還會引發慢性發炎及過敏問題。

第三是透過咀嚼才能產生飽足感。她表示,咀嚼可以刺激大腦的飽食中樞,飽食中樞發出訊號,讓人感到滿足感,能避免吃進過量食物,「建議一口20下並拉長用餐時間到20分鐘以上。」

最後則是有意識的咀嚼才能品嚐食物的味道,透過咀嚼,食物停在口腔的時間久,才能讓舌頭上的味蕾品嚐食物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