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銷燬與覆蓋率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27日出現83起本土病例,是國內疫情看似平穩多時的又一高峰,民衆得加強心理準備,做好必要防護措施。

本土疫情一升溫,種種防疫措施的鬆綁又要暫緩延後。尤其現在最棘手的依舊是疫苗覆蓋率不足的問題。據統計,目前全臺施打到第三劑加強劑的民衆,只有不到一半的49%。這其中又以青壯年人口爲接種大宗,對於病毒抵抗力較差、重症風險較大的中老年人口,則是接種率偏低。倘若貿然解開邊境限制,或是抱着「與病毒共存」的心態,都是在拿高風險族羣的性命開玩笑。

可是針對疫苗覆蓋率不足的問題,指揮中心又提出了什麼解決辦法?除了採用鼓勵的方式之外,有沒有可能採取什麼具體的行政措施或更強力的誘因?3月底臺灣將會有多達56.4萬劑的疫苗,因爲到期無人施打而被銷燬。如果這些疫苗就是因爲施打意願低落纔會被浪費,那陸續訂購的疫苗到貨之後,又要怎麼鼓勵尚未施打的民衆多多接種?

如果要等到每次疫情爆發才能提升一點點的覆蓋率,我們就只能被疫情牽着鼻子走,而無法有一套主動應對的規畫;我們也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不會因爲本土確診病例再增加,開始擔心國內疫情大爆發、醫療量能會不會不夠用。只要臺灣的疫苗覆蓋率無法有效提升,我們和真正的解封之間,就永遠存在着一大段距離。  (作者爲口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