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 教導新住民客家掛紙習俗

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15日替新住民舉辦苗栗客家掛紙文化座談。(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15日替新住民舉辦苗栗客家掛紙文化座談。(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苗栗縣是客家大縣,有別於其它漢族在清明節當日掃墓的傳統,客家習俗是在元宵節過後就開始掃墓,客家話爲「掛紙」。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爲了讓新住民瞭解掃墓祭祖、慎終追遠的文化內涵,15日特別邀請講師張玉龍分享客家掃墓文化,現場新住民充滿好奇且踊躍提問,氣氛十分熱鬧。

所謂的「掛紙」,是要將一疊黃紙壓在墳頭上,表示子孫已經回來祭拜過祖先,將銀紙撒墓上並以金炮、發粄、紅蛋以及三牲祭拜。越南籍新住民阮氏妙也分享越南人在祭祖時的種種,他們會爲全家人準備湯圓,在祭拜完之後大家一起享用,象徵全家團圓。

第一次在臺過年的小咪則表示表示,今天獲得許多實用資訊,對於客家掃墓文化更加認識,也學會了掃墓的客語說法,收穫很多。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偕同苗栗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舉辦家庭教育活動課程,除了關心新住民在臺適應問題之外,也提供社會福利、求職就業等相關資訊,協助新住民適應在臺生活。

苗栗縣服務站站主任張金順表示,世界各國衍生出不同的習俗文化,但慎終追遠、緬懷祖先的觀念卻沒有國界之分。移民署配合不同節慶辦理相關活動,讓新住民體驗更多臺灣節日文化,促進多元文化交流。並利用此機會宣導,移民署自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推動「擴大自行到案專案」,專案期間採取免收容、低罰鍰,只要繳最低罰鍰新臺幣2千元及不管制三大原則,呼籲民衆、新住民朋友們協助宣導,鼓勵身邊認識的逾期外來人口主動自行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