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丨刀郎演唱會因何“殺瘋了”?

【藝評】

原標題:刀郎演唱會因何“殺瘋了”?

蘭德華

華語樂壇,刀郎絕對是個極其獨特的存在。

整整20年前,橫空出世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硬控大江南北大街小巷,是名副其實的“霸街”,提起來,誰不能情不自禁地哼唱一句“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2023年,沉寂多年的刀郎憑藉一曲《羅剎海市》,再次“橫空”,13天播放120億次。最近,刀郎再發力,成都、南京演唱會,可謂“開口脆”,現場氛圍值拉滿不說,成都演唱會更是創下在線觀看人數超5300萬的紀錄。

不論你喜不喜歡他,你都不能無視他。

知名樂評人丁太升點評刀郎音樂,稱其旋律“土味十足”、歌詞“媚俗不堪”。更有多年前曾和刀郎組過樂隊的歌手批評樂迷“勢利”:(當年)我是歌手,他是鍵盤手。曾爲《西遊記》作曲的著名作曲家許鏡清評價:刀郎是中國作曲界的天才之一,他的旋律美屬於他獨有的美,他的詞有很高的文學水平。

衆說紛紜中,並不妨礙刀郎歌曲受衆廣泛,從50後到00後,幾乎涵蓋各個年齡段和不同人羣。比如,量子信息學家、中科院院士郭光燦說,最喜歡聽刀郎的《孤獨的牧羊人》。

解釋刀郎的火,有“一千萬個理由”,但無論哪種,都必須承認,刀郎音樂,接地氣,沾“鍋氣”。另一方面,作爲一個草根樂人,相比那些在“殿堂”高高在上的音樂精英羣體,他的出身與故事,也爲作品傳播與被大衆接受,增色不少。

從當年的白色鴨舌帽,到如今的黑框眼鏡、大光頭,青年刀郎,成了標準的中年“油膩大叔”,但無論哪個造型,都極具辨識度。20多年,一直未變的,是刀郎音樂緊跟時代,卻又永遠保持着“站在人民羣衆中”的姿態。他的作品與他出世、人間清醒的性格或者人設,形成了某種“二律背反”。

刀郎的音樂不僅僅是娛樂,更有一種文化傳承的努力。自不必多說,《羅剎海市》靈感來源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通過流行音樂與古典文學的一次對話。不管你如何從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技法角度抨擊刀郎,但無法否認,他成功地用通俗的音樂,將傳統文化以現代的方式呈現給了當下聽衆。

憑藉此曲,刀郎成功歸來,更帶動了《聊齋志異》的熱銷。

音樂,流行音樂,作爲文藝作品,本質上是一種觀念產品,而審美情趣是有差異和所謂羣體“區隔”的,進而涉及價值判斷。從這個角度來看,刀郎的音樂堅定地站在了“大多數”這邊。

刀郎和他的音樂,之所以成爲現象,不僅是個人才華的體現,更是社會文化需求和大衆審美判斷的反映。

20多年來,刀郎幾乎每一個“動作”,都能精準擊中大衆的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無論是爆火的單曲還是最近“殺瘋了”的演唱會,最令誰坐立不安,如鯁在喉?我想答案不只是某幾個具體的人,更是一羣人,就是那些不願“放下身段”,不願站在人民羣衆當中,害怕鞋底“沾土”的那些自詡“高人一等”的所謂專業音樂人士。

音樂,本就是一種大衆文化產品,創作脫離了大衆,就失去了根基。一些音樂人,一邊不服不忿罵刀郎土,一邊自己的作品又“打不過”。如果說曲高和寡就罷了,但唱不出“高曲”,又瞧不上“俗曲”,這可還行?

刀郎的火,一再說明,無論哪個時代,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是條繞不開的“硬槓槓”。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