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高 邊境搶鬆綁 入境隔離7天擬縮爲3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強調,國內與境外移入染疫率相當,最快6月起陸續放寬邊境管制。圖爲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出境大廳,推着行李的旅客準備辦理登機手續。(範揚光攝)

近7日新冠疫情確診、中重症及死亡人數

新冠肺炎疫情飆升,繼5月19日後,昨本土個案再破9萬,達9萬4808例,另新增343例中重症、126例死亡個案,不論是單日新增確診、中重症及死亡數都創下新三高。

死亡率高原期 可能維持2周

昨致死率更達千分之1.33,指揮官陳時中直言,致死率達到千分之1就要提高警覺,未來死亡率維持2周高原期「是很有可能的」。無畏國內疫情持續延燒,陳時中也鬆口,由於目前境內、境外風險已差不多,下個月將放寬邊境管制,會有新政策出爐。

雖然日前一連7天本土個案低於9萬人,但昨天則一口氣新增9萬4808例,較前天的8萬1852例,增加約1成5。病例數破萬的縣市分別爲新北1萬9363例、臺中1萬1501例、高雄1萬1270例及桃園1萬74例。

新北臺中高雄桃園 皆破萬例

新光醫院副院長、陽明交通大學醫管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表示,昨高雄比前天增加3000多例,臺中、臺南等都會確診病例都增多,而臺北看來持平在9500例左右,新北則維持1萬9000多例。目前雙北疫情仍處於高原期,中南部則在上升,一消一長之間,每日確診數就會維持在相對高的8~10萬例。

在新增的343例中、重症個案,包括227例中症、116例重症,重症個案中有126例死亡,其中兒童再增1死,爲1名患有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12歲男童,因長期臥牀、使用呼吸器,且未接種疫苗,男童染疫後出現發燒、肺炎,最終因合併呼吸衰竭而不幸病逝,是今年第8例兒童死亡個案。

至於116例重症個案,包含1名患有發展性疾患的5歲女童,因嘔吐、全身痙攣送醫,懷疑爲腦炎,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所幸目前已移除呼吸器,使用高流量氧氣救治中。

目前兒童染疫共累計18例重症,其中8人死亡,而8人中有5人腦炎,1人肺炎、1例敗血症及1例在家死亡。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2020年至今,國內共累計173萬5067例確診、1784例死亡。而今年以來累計的161萬2891例本土個案中,160萬8860人爲輕症及無症狀(99.75%)、2885人爲中症(0.18%)、1146人爲重症(0.07%),其中931人死亡,重症死亡率達81%。

新的邊境政策 下個月將出爐

臺灣疫情目前仍處於高原期,但全球各國已陸續解封,根據國內現行規定,入境者檢疫政策自5月9日起縮短爲「7+7」,前7天爲居家檢疫、後7天採自主健康管理。昨陳時中鬆口,邊境開放是遲早的事,國內染疫率已達6%,境外移入最高也是6%多,經檢疫大約剩下4%,境內、外風險已差不多,下個月將有新的邊境政策出爐,內容、方向還要和各部會討論。

對於屆時是否會免除7天入境檢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因現行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採「3+4」,至少要隔離3天,若要鬆綁檢疫天數,可能會比照隔離天數,調整至3天,但這都仍待跨部會討論。至於陳時中過去曾預告6月會調整「落地採檢」政策,相關細節也需要再評估。

全球防疫韌性評比 倒數第三

另一方面,外媒26日發佈最新全球防疫韌性評比,臺灣5月分在53個國家中名列第51名,是倒數第三。陳時中表示,近來疫情較爲嚴峻,確診的人較多,排名就往後,我們最好的時候有到前10名,Omicron疫情升溫是每個國家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