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定 臺經院不調2022年臺GDP增長率

(臺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圖/陳碧芬)

臺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25日表示,變種病毒Omicron傳播力非常強、致死率卻大幅下降,新的現象讓經濟預測單位對於2022年景氣的估測也陷入難處,因爲如果要像過去兩年般嚴格控制疫情,封城、關邊境,會對經濟十分不利,且成本效應十分不划算。

臺灣經濟研究院2021年11月率先各機構預測2022年國內經濟成長率爲4.10%,1月是第一次調整估值的公佈時間。25日的公佈結果,卻是和2021年11月預測維持不變的4.10%。

張建一指出,疫情干擾全世界3年,差不多了,今年要慢慢回覆常態。預估 今年第三季會開放,APEC亞太經合會今年在泰國舉辦,要倡議電子通關、安全通道,各國商議的結論會決定亞洲的邊境管制接下來的發展。

臺經院表示,近期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短時間內已經從非洲內陸國家擴散至南非、歐洲與美國,臺灣亦遭受其害,全球確診數已突破歷史新高。疫情再度升溫,可能會對已經遭受重創的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加重勞力短缺,導致長期通膨上升和全球經濟復甦腳步放緩。

張建一說,高通膨是發生在美國、歐洲,因爲2021歐美在前波疫後需求整個上來,貨櫃、碼頭工人不足,造成通膨上升,可是中國大陸並沒有,近期CPI約0.5%,加上在進行結構調整,現在進入經濟中度成長,疫情升高下有部份地方仍嚴格措施,投資消費也不如預期,比過去差太多。

臺灣部份,張建一也認爲,並沒有所謂的百年高通膨,主計總處有上調臺灣CPI約1.65%,要看數字說話,2021年10-12月CPI 有突破2%,但2021年全年沒有到2%,政府極力在穩定物價,現在要過農曆年,物價2022年上半年基期會較高,估計不會超過2%,軍公教調薪、市櫃企業獲利好會帶來2022年購買力好轉,可以支持內需動能。

張建一指出,今年景氣不確定的最大主因還是來自疫情,變種病毒的本土感染還在進行,目前就宣佈2022年臺灣GDP調升或調降,並沒有太大意義,會待及4月時,重新公佈調整後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