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連鎖餐飲展店策略轉彎

麥當勞臺北民生二店現已改爲「外帶店」,不設內用座位。圖/姚舜

指標性連鎖餐飲集團疫後展店新策略

一場疫情不僅改變民衆餐飲消費習慣,亦推動餐飲業轉型,洞察外帶外送帶動「懶人經濟」與「宅食經濟」崛起,中西式速食兩大霸主麥當勞與鬍鬚張,未來展店策略大轉彎,將改以「3D」及小坪數店點出擊;王品集團與聯發國際餐飲集團則將推出「純外帶」餐飲品牌應戰。

因應內用消費者減少的食趨,指標品牌帶頭Down Size縮小門店規模,勢將引起市場同業跟進,引發搶點卡位戰。

臺灣麥當勞於5/29日一口氣結束基隆愛三、臺中新興,臺中復興、中和連城等四家門店,在市場投下震撼彈並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據瞭解,麥當勞此舉其實是「汰弱選新」,閉店除考慮門店合法合規與租金合理性,以及營運績效等面向,未來展店更深層的規畫是將以「3D」(Digital數位化、Delivery外送, Drive-thru得來速)爲立地主要考慮因素。

麥當勞高層透露,防疫期間麥當勞「得來速」與自家外送平臺業績各成長30%,全年有六成營收來自此兩區塊,且即便疫情趨緩後仍維持,爲此麥當勞決定以「3D」展店。

麥當勞目前全臺有398間門市,其中162家有「得來速」,有六家店改裝後不再提供內用座位,只能提供外帶服務;後續將以「該大的大、該小的小」爲原則展店。

鬍鬚張目前69家門市,年底目標75家,疫情前業績外帶外送六成,內用佔四成,5月本土疫情升溫,內用剩二成、外帶佔八成,因應疫後生活新常態,未來展店坪數會縮小,過去平均50坪未來將改30至35坪,以前40坪將降到25坪,後疫時代希望內用與外帶各佔五成。

王品集團繼成功開出「來滋烤鴨」純外帶店後,主打百元現點現煮小火鍋「12MINI」,原以百貨商場美食街爲主要展店地點,爲迎合食趨將朝純外帶店方向展店,且目前已在臺北與臺中開出二家純外帶店。

聯發國際餐飲集團繼以「Sharetea歇腳亭」全球發展連鎖併成功上櫃後,將推出茶飲新品牌「好一點」(HOWEDAY),產品主攻「純茶」,頂多只加珍珠,出茶速度快且不設座、純外帶,今年目標開出三至五家直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