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弱勢孩子的學習 信誼基金會馳援13所兒少安置機構
兒少團體家庭孩子們一起挑戰桌遊勇於嘗試和分享(愛慈基金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疫情造成許多弱勢家庭、社福機構的捐款減少,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主動聯繫挹注0-12歲「兒少安置教養機構」費用、學習資源和清潔保健用品,透過各縣市社會局的推薦,截至目前已贊助13所兒少安置教養機構。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世界各國受疫情影響相繼關閉學校一段期間,2020年全球188個國家大約有17億兒童的教育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
多項研究更指出,孩童的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嚴重落後。英國國家教育研究基金會針對6~7歲的學生做的測試,發現疫情之下學生的閱讀和數學程度平均落後了2個月。而同年的學童中,弱勢學童所受的衝擊更大,閱讀和數學程度比非弱勢學童落後了整整7個月。
張杏如指出,近三個月來臺灣忙着防疫,倉促停課對孩童的學習產生了重大的變化。關注孩童停課不停學、學習不中斷之際,更不能忽視弱勢孩童學習的權利。
張杏如認爲,閱讀和遊戲是孩童最重要的學習途徑,特別是閱讀能力,是孩子接觸世界、構建知識的基礎,更不能忽視。信誼基金會除了贊助兒少機構經費、清潔用品外,也依孩童年齡,爲0-2歲、3-6歲、7-12歲的孩童,挑選適齡的書籍和遊具。
位居臺北車站附近的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安置了18個月以下疑似愛滋寶寶、毒品寶寶和保護性寶寶,以及18歲以下的「特殊需求兒少」。
愛慈基金會執行長鄭敏菁表示,這次的疫情來的又快又急,不僅孩子的固定心理諮商被迫暫時中止,長期以來社會捐助書籍與教玩具也較匱乏,長時間待在安置家園不能外出發泄體力的孩子們,漸漸顯現了不安與躁動。幸好信誼基金會即時幫忙,才緩解了問題。
鄭敏菁表示,收到信誼基金會捐贈物資的第二天,便看到一位孩子手腕上戴着自己親手用編織器做的幸運手環,過兩天又發現她也送給了社工和其他的孩子;有位孩子因爲收到的最新的桌遊難度比較高,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去研究玩法,並教會其他的孩子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