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電商逆勢成長 王令麟:東森購物2023年拚上市

疫情電商逆勢成長,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宣示,東森購物2023年拚上市。(洪凱音攝影)

疫情下各大電商營收逆勢成長;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表示,2020年景氣是「險峻」的一年,但宅經濟發酵,東森去年營收近330億元、年成長21%,EPS逾14元;王令麟表示,網路消費習慣「回不去了」,東森集團結合電視自營商品線下與線下佈局等,今年是電商「更好的一年」,「東森購物2023年拚上市」。

富邦媒(momo購物網)去年合併營收成長近3成,股價近來一度飆升到800元以上;1年前王令麟才說東森購物不會上市,今卻急轉彎宣佈力拼上市,王令麟表示,「被富邦媒害死了,股價破800元,簡直是瘋了,看到這樣的景象,東森的小股東們幾乎每天打電話來,股東會時也極力爭取,拗不過小股東門,近來東森購物纔有上市規劃」。

東森旗下轉投資東森購物表現亮麗,東森購物去年合併草莓網後,年營收247億,稅後淨利14.45億,相較2019年6.22億,年成長132%,其中,EPS14.18元,稅後淨利率5.9%,創下歷史新高,EPS勇奪電商之冠,東森購物正式成爲2021年新線零售獲利王。

東森購物旗下有 ETMall 東森購物網、her 和她、網連通、電視購物、電話行銷、手機購物、型錄、MOD以及海外跨境美妝電商平臺香港草莓網等,臺灣會員總數超過 900 萬,加上東森幣輔助與自營商品銷售大幅成長,2020年自營商品業績已佔30%營收,同時也佔獲利60%,使東森購物在會員成長和業績上大有斬獲。

新冠肺炎已有社區感染疑慮,王令麟認爲,景氣沒有好與不好,只有爭不爭氣的問題,企業有社會責任,如晶酒店雄獅旅遊等,即使遇到疫情,老闆仍持續想辦法支撐,晶華酒店推出牛肉麪料理包、員工到府打掃服務,雄獅旅遊改辦國旅、郵輪景氣衰退之際,仍能創造華麗轉身的機會。

展望2021,東森集團因應疫情險峻的大環境,提出《後疫情新常態時代》六大發展策略,首先,着重發展生鮮、食品,民生消費用品,疫情期間衛生紙銷售大爆發,顯示年輕人網購取代賣場全力推動「東森農場」,整合「熊媽媽」生鮮垂直電商,發展優質自營商品。

第二,善用新聞雲線流量、線下門市媒體流量、直消電商擴散流量、東森幣行銷,及背後數據整合,協助零售發展;第三、持續推動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的策略,2025年目標自然美臺灣直營店300家,寵物雲300家,並升級目前現有的自然美直營店,打造爲四美複合店,讓女性朋友走進自然美,都能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全方位頂級美容體驗。王令麟表示,疫情期間店面租金下降,是快速展店、併購的好時機,寵物雲只要達300家,年營收就能締造60億元的規模。

第四,強化自營商品,特別着重美容,保健生鮮食品,民生消費品類,東森集團將擬與臺灣大學輔仁大學進行產學合作,包含產品研發與功效驗證。透過集團大采購平臺,把關嚴選品質,以合理的價格推出,讓消費者買得開心、用得安心、吃得健康。

第五,美容走向生技科學,熟齡也講究美,隨人口結構高齡化轉變,對健康的需求市場擴大,東森集團更將全力在商品上、服務上發展「大美業」與「大健康」產業

最後,加深在地化與國際化發展,零售與媒體都已經不是臺灣業者相互競爭,是境外雲端平臺加入競爭,也是不同產業跨界競爭。東森集團媒體策略在地化佈局樓宇廣告,交通媒體,零售佈局線下門市,加深在地化經營。透過線上草莓網,社交電商線下門市拓展(自然美),全面紮根臺灣、立足亞洲、放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