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退休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去世

財聯社2月25日訊(記者 陳抗)娃哈哈在2月25日發佈訃告: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2月25日10時30分逝世,享年79歲。

和衆多老一輩浙商一樣,宗慶後的人生也爲時代所造化。他白手起家,商業嗅覺敏銳,膽識過人,他的個人經歷和一系列決定,至今深刻地影響着娃哈哈的走向。

直到去世前,宗慶後還在掌舵集團,他的一生,與娃哈哈緊緊融合在一起。從42歲白手起家,他創立娃哈哈,一步步將其打造爲食品飲料帝國,問鼎過行業之巔,也經歷過拐點、挑戰和爭議。宗慶後覺得,個人終歸渺小,能在大時代裡成就一番事業,就很知足。

浙商博物館館長楊軼清25日中午告訴財聯社記者,宗慶後董事長專注務實的企業家精神、艱苦創業的工作作風、獨特的管理風格,在中國企業家羣體和浙商隊伍中具有典型性,“宗慶後是中國平民創業的典範,他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是改革開放的天時+創業熱土浙江浙商精神+家文化凝聚起來的全體員工拼搏奮鬥的結果。”

楊軼清回憶道,2015年,宗慶後在浙商博物館給浙江省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的新生代浙商講座時說:我如果不出差,早上6點半到辦公室,晚上11點半離開。這意味着他每天工作17小時!那一年,他72歲,而且每天如此。

2015年,宗慶後70歲,娃哈哈累計實現利稅總額突破一千億,他在成都全國糖酒會上表示,“我還要再幹20年”。

白手起家

杭州清泰街160號,一個鬧中取靜的院落,裡面有一棟6層灰色樓房,樸素,甚至有些簡陋,娃哈哈集團總部曾經坐落於此長達36年。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熟悉的創業故事:1987年,42歲的宗慶後借了14萬元承包連年虧損的杭州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蹬三輪賣冰棍,開始創業之旅。1989年,宗慶後創建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並擔任廠長。

1990年,成立僅三年的娃哈哈集團產值已突破億元大關,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僅有100多名員工但卻有着6000多萬元銀行存款的娃哈哈營養食品廠,毅然靠着8000萬元的代價有償兼併了有6萬多平方米的廠房、2000多名員工,但已資不抵債的全國罐頭生產骨幹企業——杭州罐頭食品廠,組建了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

“1991年兼併的時候,小平同志還沒有發表南巡講話,當時很多人說我們是瓦解國有經濟、資本主義復辟,但我們認準了就是要堅定地搞下去,娃哈哈也得到了當時省市主要領導的肯定。最後我乾脆地表態,全盤接收了杭罐廠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並決定將杭罐廠所有在職和退休員工全部接收過來。” 宗慶後本人曾如此回憶。

從一炮走紅的娃哈哈營養液開始, 宗慶後陸續在1996年推出了娃哈哈純淨水,之後又推出娃哈哈AD鈣奶、非常可樂、營養快線、爽歪歪、冰紅茶、八寶粥等一系列知名產品,一手締造出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加工企業,帶領娃哈哈一度成爲國內飲料市場的引領者。

宗慶後搭建商業帝國的王牌之一,是創立了獨特的聯銷體銷售模式,把3000多個一級經銷商、3萬-4萬個二級經銷商和娃哈哈綁定在一起。這一極度的“封閉式銷售”架構,使得其經銷網絡保持了非常穩定的價格體系。再加上宗慶後在成本和分銷體系上的嚴格控制,保證經銷商都有錢賺,因此維繫了忠誠的經銷商隊伍。

2007年,轟動一時的達娃之戰發生,達能公司出資40億強行要求收購娃哈哈的非合資公司,宗慶後拒絕,雙方對簿公堂。最終,“娃哈哈”商標終審判歸娃哈哈,宗慶後重歸領導崗位,渡過難關。

2010年,宗慶後以534億元的身價登上《福布斯》中國首富。隨後2012年、2013年,宗慶後在四年間三次問鼎中國內地富豪榜首富寶座。2013年,娃哈哈已經創下了782.8億元的營收。

然而,2013年開始,市場的瞬息萬變讓娃哈哈一直走下坡路。爲了改變局勢,自2015年起,宗慶後就開始尋找娃哈哈拓展市場、重換生機的新路子,除了堅持飲料新品類的開發,娃哈哈把相當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的研發。2019年,75歲的宗慶後再次做出改變,成立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深耕智能裝備研發製造領域。

堅守實業

去年,78歲的宗慶後站出來幾次表態,“有信心、有希望,要堅守主業、做強實業。”

在電商新零售風口到來時,宗慶後多次公開呼籲,大力發展實業,發展製造業,莫要把虛擬經濟搞過頭。他還提到,“新經濟的發展,歸根結底應該爲實體經濟服務。”這些言論都一度讓他站在了抗拒互聯網電商的爭議風口。

在實業的路上,宗慶後奔跑不休,早上7點到公司,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40年如一日,似乎從不疲倦。

在76歲時,有人問及退休的問題,宗慶後坦言,自己還沒有這個打算。於他而言,娃哈哈是自己的整個人生,所有的夢,一切的意義;對於女兒,只要她願意,還是希望能將娃哈哈做下去,做成“百年老店”;而對於自己,他謙遜道:“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只要不愧對於國家,不愧於員工,就可以了。”

2021年12月,娃哈哈集團官宣,宗馥莉出任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其父親宗慶後仍爲集團董事長。

2023年,娃哈哈主營業務的營收與利潤實現雙增長,宗慶後表示,“我應該不會退休,但是會退居二線,讓年輕人在前面衝鋒,我在後面看着,走偏的時候扭轉一下,出點主意。”

有記者問他,您總是那麼精力旺盛,動力何在?宗慶後說,“作爲企業家,我擔負着社會責任。這份責任,有對員工的,有對消費者的,還有產品供應鏈上各個環節上的人,讓我停不下來。”這是一代代創業者的勇氣和堅韌。

夢想:造福於百姓的百年老店

在楊軼清看來,宗慶後堅持的經營管理“四不原則”——“不上市、不貸款、不設副總裁、不做房地產”,體現了他對中國式管理的自信和探索,娃哈哈迄今沒有上市,一直到2016年創業第29年才首次設立副總經理崗位,“這四不一定不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主流,更不是標準答案,但宗慶後憑着這個四不原則做大做強。這是企業管理和商業模式多元化的有益探索,說明企業管理沒有統一標準,只要符合企業實際的管理模式就會有生命力。”

娃哈哈創業30年來,堅持不上市、不融資,“上市就要給股東負責任。如果最後股票跌了,讓老百姓損失大筆錢,我覺得也不合適。”宗慶後說。

他對娃哈哈的目標很樸實無華:“我的夢想是做守護百姓健康,造福於百姓的百年老店。”

爲此,宗慶後連續30多年做慈善公益,年年請員工吃年夜飯,發紅包。他總說,要給員工加工資,要讓年輕人有房住。

最近幾年,娃哈哈每年發6億元年終獎。去年8月,因爲業績增長,宗慶後又向全體員工發放額外獎勵,總金額超千萬。

每年過年和員工一起吃年夜飯、親自給員工發紅包的傳統,從1987年起延續至今。但2024年的年夜飯,宗慶後首次缺席了。

2020年1月,宗慶後接受專訪時曾說:“對我來說,娃哈哈只有一個。它是我整個人生所有的夢,是一切的意義、價值、標籤和符號。它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