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魚米香
楚建鋒
多彩五穀,是漢江流域亮麗的風景。
包括漢中盆地、南陽盆地、江漢平原在內的漢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這裡糧食種植歷史悠久。漢中盆地“以麥爲正莊稼”,古人通過馴化野草而得的粟,即小米,也在這裡茂盛生長。而大米、玉米、紅薯、大豆、蕎麥、土豆等,皆是漢江流域人們餐桌上的常見主食。
“輔助粒食,以養民生”,《黃帝內經》中提及的杏、李、桃、慄、棗等五果,在漢江流域隨處可見。同時,得益於獨特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中上游丘陵地帶種植的石榴、桃、櫻桃、柿子等,盆地內繁茂的柑橘、葡萄,以及中下游平原上的西瓜、甘蔗、蓮藕等,共同構成了漢江流域的豐饒景象。
炊煙裊裊,漁歌唱晚。從遠古狩獵採集時代起,魚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之一。煙波浩渺的漢江,把滿江的魚兒奉獻給了沿岸兒女。據統計,漢江有一百多種魚類,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的數量尤其多。與此同時,以江漢雞、鄖陽大雞、沔陽麻鴨、興國灰鵝爲代表的家禽,以江漢水牛爲代表的家畜,也給漢江兒女生活帶來了更多營養。
平原廣闊、湖泊密佈、堤壩交錯、四季分明、氣候溫潤,讓漢江流域天然、綠色的蔬菜品種繁多,種植與野生並重。
大自然的豐盈饋贈,催生出舌尖上的美味佳餚,把人們的味蕾帶進多彩的美食世界。居於上游的漢中、安康,是陝南風味的代表,長於炒、爆、燉、煎、炸、蒸、燴、煮、煨、氽等;中上游的鄂西北,把川菜的炒、煎、乾煸、冒湯等製作技藝融入其中;中下游以鄂菜爲主,又受多地的影響,兼及南北;支流唐白河把河南的熗、炸、爆、炒、熘等彙集;下游的江漢平原,以“蒸”法著稱,從蒸米、蒸肉到蒸魚、蒸菜,質地細嫩、味道鮮美。
走出高朋滿座的宴會,來到喧囂的市井街巷,特色小吃是漢江流域佳餚的另類風景,把那份源於生活的本真和煙火氣息,以及一方水土一方習俗的獨特風情,演繹得別樣生動。
“一天不吃酸,走路打竄竄”,我的家鄉漢中,人們特別愛吃酸。酸爽的漿水面,麪條細而爽滑,漿水酸香可口;美味的菜豆腐,一口豆腐,一口清湯,配上豆瓣醬、姜蒜青椒末等小菜,清香爽口;爽滑勁道的漢中麪皮,是漢中人永遠割捨不掉的愛——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蒸製成薄皮,塗上菜籽油,切成條狀,加入漿水和少許醋炒制的佐料,再加以油潑辣子、蒜泥等拌勻,鮮亮的色澤、獨特的酸香味,挑動你的味蕾……一道道各具特色的美味佳餚,是食材與廚藝的天作之合,更是一江清水的饋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0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