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了一年的雨,海灣多國嚴重洪災!沙漠地區爲何下這麼大雨?

阿聯酋當地時間4月16日,該國大部分地區遭遇了75年來最嚴重的暴雨。據有關資料顯示,阿聯酋著名城市迪拜在12小時內降雨量接近100毫米,已達到該地區一整年的平均降水量。其中最大降雨出現在艾因市,一天內降雨量達到了驚人的254毫米,創下1949年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持續的強降雨造成迪拜城區主要道路、居民區、地鐵、機場等設施被淹,給當地們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除了阿聯酋外,巴林、卡塔爾和阿曼這三個海灣國家降雨量也非常大,並出現了嚴重的洪災。截至16日晚,據不完全統計這幾個海灣國家因暴雨和洪災已經造成10多人遇難。

海灣國家的氣候以乾旱爲主

海灣國家主要指波斯灣(又稱阿拉伯灣)沿岸的8個國家,它們分別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這些國家都位於亞洲西南部,擁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石油資源。

這些國家的氣候因地理和地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它們都屬於炎熱乾燥的熱帶沙漠氣候或熱帶乾旱氣候,這意味着這些地區的溫度通常非常高,尤其是在夏季,日平均氣溫往往超過30攝氏度,甚至可能達到40攝氏度以上。

同時,這些地區的降水量非常低,往往一年中只有少量的降雨,甚至可能連續多年不降雨。這種氣候特點使得海灣國家的自然環境相對惡劣,植被稀疏,水資源匱乏。

儘管大部分海灣國家的氣候條件較爲惡劣,但也有一些地區具有較爲獨特的氣候特點。例如,沙特阿拉伯境內有一個名爲納馬斯的山城,它雖然被沙漠包圍,但卻逃脫了熱帶沙漠氣候的影響。

由於納馬斯位於高海拔地區,並受到潮溼季風的影響,因此其氣候相對較爲涼爽溼潤,氣溫常年低於30攝氏度,甚至在冬季可能降至零度以下。這種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納馬斯成爲沙特乃至海灣地區罕有的清涼“霧都”,吸引着大量遊客前來避暑觀光。

除了納馬斯這樣的特例之外,海灣國家的氣候特點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地形地貌對氣候的影響不可忽視。一些海灣國家擁有山脈、高原等地形,這些地區的氣候可能會因爲海拔的升高而變得更加涼爽溼潤。

從降雨量來看,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國的年降水量較少,部分地區可能連續多年不降雨。而卡塔爾也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境內沒有完整的河流和永久性湖泊,年均降水量僅有100毫米左右。另一方面,像阿聯酋這樣的國家,雖然大部分地區也屬於乾旱氣候,但某些地區的年降雨量可能會稍高一些。然而,即便是這些稍高的降雨量,與全球許多其他地區相比仍然是非常低的。

沙漠地區有時也會發生暴雨

海灣地區大部分屬於沙漠地區,以炎熱乾燥的氣候特徵爲主。然而,有時這些地區也會發生暴雨,這主要是由於氣候系統的複雜性和多變性所致。

首先,儘管海灣地區主要是沙漠地帶,但其氣候並非一成不變。沙漠氣候雖然以乾燥爲主,但在某些特定的季節或天氣條件下,可能會受到其他氣流或天氣系統的影響。例如,當來自海洋的溼潤氣流與沙漠地區的熱空氣相遇時,可能會形成強烈的對流,從而引發暴雨。

其次,大氣中的溼度變化也會影響降雨的可能性。在某些情況下,沙漠地區上空的大氣溼度可能會突然增加,這可能是由於周圍地區的水汽輸送或局地蒸發等原因造成的。當大氣溼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形成雲團併產生降雨。

第三,地形因素也可能對降雨產生影響。海灣地區可能存在一些山脈或高原等地形,這些地形可能會改變氣流的方向和速度,從而影響降雨的分佈和強度。在某些情況下,地形擡升作用可能使氣流上升並冷卻,進而形成雲團和降雨。

第四,氣候變化也可能對海灣地區的降雨產生影響。隨着全球氣候變暖,一些地區的降雨模式可能會發生變化,包括沙漠地區。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增加,這也可能包括暴雨等降水事件。

海灣地區暴雨爲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災難?

阿聯酋一天下了相當於一整年的雨,以及海灣多國遭遇嚴重洪災,凸顯了沙漠地區暴雨所帶來的巨大災難。

首先,筆者認爲,沙漠地區的土壤特性是造成洪災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沙漠土壤通常具有較差的固水能力和排水性能。這意味着當暴雨來臨時,土壤無法有效地吸收和分散雨水,導致水迅速積聚並形成洪水。此外,沙漠中的沙子本身也不具備很好的水分保持能力,雨水無法被有效吸收,進一步加劇了洪水的發生。

第二,沙漠地區缺乏應對暴雨的基礎設施。由於沙漠地區長期以來以乾旱爲主要氣候特徵,其城市和基礎設施並沒有爲應對大量降雨而設計。排水系統不完善,無法及時排除積水,導致洪水氾濫。此外,道路、橋樑和其他基礎設施也可能因暴雨而受損,進一步加劇災害的影響。

此外,除了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沙漠地區暴雨增多的重要因素外,人類活動也可能對沙漠地區的洪水災害產生一定影響。例如,海灣國家近年來過度開發和城市化的發展,對自然排水系統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使得地表水無法有效排放。此外,一些工程項目可能改變了地形和水流方向,增加了洪水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