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遭駭客攻擊百萬次 北榮導入「這系統」強化資訊力
臺北榮總邀請臺灣微軟公司總經理卞志祥進行演講。記者邱德祥/攝影
AI(人工智慧)突飛猛進,爲不同領域帶來正面效益,隨着微軟在臺灣的資料中心落成,目前也與衛福部展開合作,加速醫療產業智慧轉型。臺灣微軟公司總經理卞志祥表示,目前醫療產業面臨人力短缺、資料加值、AI轉型等挑戰,若將醫療保健導入GPT模型,就能增進服務效能,降低醫護人員負擔。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強調,「數據加算力即是國力」,北榮一年門診量超過235萬次,住院超過13萬人次、手術近7萬人,但一天被駭客攻擊次數達百萬次,「駭客真的很喜歡北榮。卞志祥以「全球醫療產業AI發展趨勢觀察與成功啓示」爲題在臺北榮總演講,分享生成式AI之於全球醫療產業的影響,也預告院方將與微軟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數位轉型,研發專屬GPT模型,精進醫療服務與內部作業效率。
卞志祥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演講時指出,全球面臨供應鏈重組、通貨膨脹、金融情勢緊縮、能源價格高漲、糧食危機、缺工等情況,其中AI對企業及產業產生重大影響,創造關鍵轉折點,關注點從以往的電晶體和IC、互聯網、手機、雲端,變成以人工智能的產品、營運與戰略爲主要標的。
全球醫療保健領域的挑戰,卞志祥進一步指出,包括人力短缺、醫療品質、就醫體驗、資料加值、AI轉型。隨着微軟在臺灣的資料中心落成,衛福部成爲Microsoft 365 Teams與Copilot資料落地服務的首批客戶,加速醫療產業智慧轉型,他也說,若將醫療保健導入GPT模型,可提供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提升醫療營運效率、病患個性化服務與治療推薦、院內外服務自動化、公共健康與安全強化、資源配置最佳化。
針對提供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提升醫療營運效率、卞志祥說,GPT模型處理大量醫療數據,幫助醫療機構在診斷和治療決策上更加精準,包括病患病歷分析、醫療資源需求預測,以及疾病流行趨勢的預測與防範措施;透過AI優化醫演流程,降低醫護人員負擔,提升醫療資源的配置效率,從而優化就診及醫療體驗,還可用於醫護人員交班和醫診記錄的自動化管理,以提高醫療機構整體效能。
至於病患個性化服務與治療推薦、院內外服務自動化,卞志祥指出,病患的病史和個人健康數據、GPT 模型可以提供客製化的預防提醒、診療方案和居家健康管理建議,提升患者體驗和醫療效果;提供24小時的病患支援,包括醫療常識、語音問診、預約系統自動化、迴應常見健康問題和緊急情況的初步處理,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的服務效率。
卞志祥也說,公共健康與安全強化、資源配置最佳化則是透過 AI 監測和分析公共衛生數據.快速發現潛在的健康威脅,協助醫療單位和政府部門做出預防和控制措施,減少疫情和公共健康事件的風險;協助醫療機構更有效地分配醫療設備、醫護人員和牀位資源,以提高服務效率並降低運營成本,尤其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卞志祥說,AI帶給醫療體系的未來展望,擴及病人跨越就醫前到就醫後的體驗,包括就醫前的困擾釐清、健康促進,像尋求醫療健保訊息、遠距就診、選擇醫療機構進行治療、預約就診與就診提醒;就醫中的診斷和治療如IoMT(物聯網醫療技術)設備連結、使用電子健康紀錄(EHR)、AI-based的系統支持、醫療團隊共同合作;就醫後的恢復確認、銀髮長照則有回診提醒、遠程健康監測、持續的數位護理等。
卞志祥指出,目前AI在醫療端的影響多集中在大型醫院,期盼未來能普及至診所,如於衛福部正在建立次世代醫療資訊(HIS)系統導入AI等先進工具,優化不同類別資料,對遠距醫療、居家照護等層面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