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技創新“浙江生態”是如何培育的

前沿健康科技成果助推臨牀能力提升、尖端共享平臺賦能產業發展、信息技術推動中醫藥轉型升級……近年來,浙江省衛生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工作呈現強勁動能和蓬勃活力。不斷探索、嘗試,鼓勵醫學科學家帶着成果下海創業,讓更多研究成果走出實驗室,轉化爲新質生產力,是浙江省在醫學科技創新領域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的密碼。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組織青年幹部,以“數智技術賦能醫學科技創新”爲主題,赴浙江省嘉興市、杭州市、溫州市開展“根在基層”調研活動,探尋浙江省的醫學科技創新實踐之路、生態培育之路。

瞄準未來需求佈局前沿領域

通過腦機接口,高位截癱患者可以憑藉意念控制機械臂書寫漢字;抑鬱症患者通過植入電極芯片刺激相關靶點,進而干預疾病進展;對於癲癇患者來說,腦機接口可以在症狀出現前加以識別並預警,從而及時干預避免癲癇發作。在浙江大學的腦機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潘綱向調研組介紹了研究團隊的特色技術。

該實驗室匯聚了浙江大學的多個優勢學科。100多位來自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組成交叉團隊,聚焦腦與機的交互、融合、模擬、增強的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重點突破腦機神經基礎、腦機信息讀寫、腦機智能建模、腦機融合增強等關鍵理論與核心技術。

近年來,浙江大學依託多學科優勢,積極佈局前沿技術研究。2020年7月,浙江大學牽頭成立良渚實驗室(系統醫學與精準診治浙江省實驗室),目標是建成生命健康產業領域的創新橋頭堡。良渚實驗室聚焦“重大神經精神疾病”“遺傳與系統性疾病”“血液與免疫疾病”“再生醫學與衰老幹預”四大研究領域,集聚科技創新和臨牀優勢,融合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揭示疾病機制,創新診治技術。

“創新人才機制是良渚實驗室的重要議題。讓科學家做創業家,讓研究成果能實實在在落地。”良渚實驗室副主任夏宏光介紹。

浙江大學還與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合作共建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重點打造未來食品、未來健康、未來設計等一批高水平、國際化、跨學科的未來實驗室。該中心的未來健康實驗室主任範驍輝教授介紹,實驗室將在中醫藥與新興技術融合、核酸健康、系統免疫、健康大數據等領域,通過前瞻性佈局和產學研深度合作,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支撐生命大健康學科發展和產業升級。目前,研究團隊已成功創建首套無人化中藥組分分析及智能篩選平臺。

由嘉興市建設的新型科研機構——南湖實驗室,同樣聚焦前沿科技領域,推動科技成果協同轉化。該實驗室由6位院士領銜入駐,建有生命健康和信息技術領域的多個科研平臺,探索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推進前沿學科交叉融合、協同創新。

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爲科技攻關提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是科技創新實現重大原創性突破的必不可少的支撐,建設先進的公共服務科研平臺是提高科研效率的重要工作之一。西湖大學生物醫學實驗技術中心設立顯微成像、質譜與代謝、流式細胞、冷凍電鏡等一系列子平臺,爲基礎前沿研究、關鍵技術的創新開發以及高層次人才培養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以顯微成像平臺的單分子熒光光鑷技術爲例,這個超高分辨率的熒光顯微鏡能夠讓研究者看到單個的分子。以基因組學爲平臺的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可檢測到濃度低至一個拷貝的病毒量,因此,可以準確識別出一些稀有的突變。”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要讓自動化技術爲科研工作者減負,我們正在努力建成跨學科合作的高水平科研服務平臺。”西湖大學校長助理、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裴端卿介紹,該平臺不僅可以爲科研、教學工作提供高效、定製化的技術服務,而且可以提供單一實驗室所不能負擔或無法實現的解決方案,輔助科研人員挑戰生命科學領域影響深遠的重大問題。

開放共享開闢了科技創新的新賽道。溫州市建設甌江實驗室等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全省開放提供大容量的生物樣本庫、藥械轉化平臺等科研服務。甌江實驗室(再生調控與眼腦健康浙江省實驗室)副主任耿武軍介紹,實驗室圍繞組織器官再生與重塑、眼疾病與視覺功能康復、腦疾病與認知功能康復、再生醫學材料、高端醫療器械(裝備)等主攻方向開展研究,着力突破重大科學問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再生調控與眼腦健康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上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優勢。

創新科研管理數字化賦能中醫藥

在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科學院,調研組現場參觀了應用數智技術打造的集科研、教學、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平臺。該科學院整合醫學科研中心、藥學科研中心、動物實驗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資源,採用“公共平臺﹢學科實驗室”的空間佈局模式,爲科研全過程提供技術服務。

該科學院研發的“數智科研”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實驗室“人、機、料、法、環”的全要素信息管理,強化實驗室安全,優化業務運行流程,並提升了綜合研判分析能力。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忠介紹,通過數智技術的應用,中醫藥科學院在實驗室安全管理、業務流程協同、數據互聯互通等方面取得不錯的成效,實現實驗室環境的實時監控與預警,加強儀器設備管理,提升物料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浙江省中醫院,調研組看到了“中醫處方一件事”數字化改革的成效。“中醫處方一件事”數字化改革是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的一項改革新舉措。改革聚焦處方標準化,制定了全省統一的中醫門診處方格式,實現處方信息的規範化和透明化。同時,中藥飲片和顆粒劑的數字編碼規則建立,爲中藥的標準化和可追溯性提供了基礎。

此外,浙江還建立“放心雲煎藥”平臺,實現中藥服務的數字化全鏈條追溯,提供中藥代煎一站式服務,提升了公衆使用中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浙派名醫堂”等平臺通過線上服務,爲患者提供預約掛號、在線諮詢等一站式中醫藥服務,智能匹配名中醫資源,累計訪問次數已超過100萬次。

鼓勵成果轉化打造產業集

“溫州醫科大學是一所頗具特色的地方高校,我們堅持聚焦優勢學科,集中資源和精力推進成果轉化,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也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坤介紹,該校依託藥學領域的科研優勢,全力推進中國“基因藥谷”產業化基地建設,藉助自身獲批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國重點實驗室兩個高能級平臺,系統地爲細胞生長因子藥物上游研發及中下游產業化提供支持,努力打通產學研醫全流程。

李校坤團隊在世界上率先攻克生長因子成藥難題,成功開發3個國家1類新藥,用於戰創傷、燒燙傷和糖尿病足等難愈性潰瘍的治療,臨牀受益患者超8000萬人。近日,該團隊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實踐表明,通過互相協同推進、共同研發以及技術轉化和孵化,可以有效地促進健康產業發展。”李校坤說。

在眼健康領域,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專業是全國知名的優勢學科。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在眼健康科研領域和醫學臨牀研究方面頗具優勢。近年來,該院以“中國眼谷”建設爲抓手,推進研發和技術轉化。“在近視防控方面,我們不僅在理論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也帶動相關企業開展普查設備系統和近視防控藥物鏡片等產品的研發。在老齡眼健康方面,我們依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確定了老年人眼健康篩查的關鍵參數,並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基層眼病早發現和早治療。學校重視研究團隊的研發成果,引進轉化工作首席顧問,挖掘專利潛力。自2019年以來,學校已獲得181項發明專利授權。”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黨委書記張建介紹。

2018年3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在海南省瓊海市設立海南(博鰲)國際眼視光眼科醫院,憑藉博鰲樂城醫療先行區的政策優勢,開展以真實世界數據爲支持的產品註冊。截至2023年12月,有5項器械、1項藥品通過真實世界研究數據成功在中國註冊上市。

近年來,浙江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態勢良好。2023年,浙江省生物醫藥產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29億元;獲批上市的創新藥(1類)、改良型新藥(2類)、創新醫療器械達到26個,總數位居全國第一;2023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浙江共15家企業上榜,上榜數首次居全國第一,呈現出較好的發展韌性和活力。

目前,浙江生物醫藥行業涵蓋上游基礎研究、中游生物醫藥製造及下游應用消費,形成企業聚集高地。當地注重創新研發,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6.7%。與此同時,浙江不斷優化“一核兩帶”的產業空間佈局:依託杭州市打造全省醫藥產業研發製造的創新策源核;沿湖州、杭州、紹興、金華、台州等地佈局製藥產業創新賦能帶,沿嘉興、杭州、寧波、金華、溫州等地佈局醫療器械創新賦能帶。

(健康報記者 王瀟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