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家警告:到2050年,抗生素耐藥或導致每年1000萬人死亡

1月18日消息,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抗生素耐藥性每年可能導致多達1000萬人死亡,因爲病毒、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會不斷進化,使藥物失去效力。這一現象引發了全球關注,因爲科學進步未能跟上病菌的進化速度。

在週二於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抗菌素耐藥性會議上,醫學專家們分享了這一預測。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019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抗生素耐藥每年導致近130萬人直接死亡,另外導致500萬人間接死亡。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一問題還讓世界各國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計入醫療成本、生產力損失等因素,到2050年,抗生素耐藥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會達到100萬億美元或更多,大約佔全球GDP的1%。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委員會成員、健康與醫療中心主任希亞姆·比申(Shyam Bishen)在會議上強調:“這是一個以T(Trillion,萬億)開頭的數字。”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明確指出,抗生素耐藥是當前人類面臨的十大公共衛生威脅之一。在週二的專題討論中,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

比申強調,每年因抗生素耐藥導致的死亡人數已超過艾滋病和瘧疾的總和。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它已成爲僅次於新冠肺炎和結核病的第三大致命疾病,並有可能迅速躋身全球十大死因之列。

比申還坦承,目前在研發領域投入的資源遠遠不足,難以發現和生產替代藥物。同時,預防和治療的力度也亟待加強。

世界衛生組織在2023年11月的一份聲明中警告稱,新型抗菌劑的臨牀研發渠道已接近枯竭。在最新的年度回顧中,該組織發現僅有27種新型抗生素處於臨牀開發階段,其中僅6種被認定爲創新藥物。此外,獲批抗生素的嚴重短缺,包括高質量仿製藥的匱乏,已成爲全球各收入水平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

這一問題的複雜性使得即使是專業人士也難以完全理解,更不用說普通民衆了。新西蘭前總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署長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在週二的小組討論中表示:“對於外行人來說,將抗生素耐藥稱爲第三大致命疾病可能會令人感到驚訝。”

慈善組織(Global Fund)執行董事彼得·桑茲(Peter Sands)將抗生素耐藥性的縮寫AMR稱爲“災難性的品牌推廣”。他指出,公衆對此缺乏理解,甚至在全球衛生界也存在分歧和誤解。

桑茲進一步解釋說,這個術語之所以令人困惑,是因爲人們不確定它是否僅適用於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實際上它確實適用),以及抗生素應該用於治療什麼(治療細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

他認爲,爲了更清晰地向公衆傳達相關信息,我們急需尋找更易於理解的術語來描述這一問題。(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