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飲食調養體質! 專家分析「9派」特徵教你這樣吃
立夫中醫藥博物館副館長、中國醫大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主任張文德27日分析各中醫體質特徵及飲食調養方法,呼籲民衆保持體質強壯,維護健康。(中國醫大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將體質分爲9類型。立夫中醫藥博物館副館長、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主任張文德表示,體質受先天遺傳、後天飲食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影響,一般人多有兼夾不同的體質,氣虛者多吃益氣、健脾食物;陽虛者忌生冷,他分析各體質特徵及飲食調養方法,呼籲保持體質強壯,維護健康。
平和體質(健康派)體質特徵爲面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精力充沛、不易疲勞、睡眠良好。食物宜多樣攝取、避免偏食或暴飲暴食,適度運動即可保健身體。
氣虛體質(氣短派)元氣不足,易疲乏、出汗,肌肉鬆軟不實。日常飲食不宜油膩,建議多食益氣健脾食物,如黃豆、桂圓、蜂蜜等;少吃耗氣食物,如生蘿蔔、空心菜、煙、酒等。
陽虛體質(怕冷派)手腳怕冷,容易感冒,特別愛吃熱食或熱飲。適宜多食溫陽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等;忌生冷寒涼食物,如瓜果等。
陰虛體質(缺水派),容易口乾舌燥,睡眠品質較差,易頭暈、耳鳴,尿量減少。建議少吃蔥、姜、蒜等辛辣食物,多吃些甘涼滋潤食物,如水梨、黑木耳、銀耳、山藥等。
痰溼體質(痰多派),血壓較高、容易浮腫,口臭、舌體胖大,舌苔較多且白厚膩。飲食要清淡利溼,不宜過飽,少吃甜食及生冷食物,多吃白蘿蔔、蔥等。
溼熱體質(長痘派),容易心煩氣躁,經常面垢油光、易生瘡粉刺,排便不順暢,經常感覺肢體沉重、無力。少喝酒,少吃海鮮、辛溫滋膩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爲主。
血瘀體質(長斑派),容易煩躁且健忘,皮膚粗糙、易有斑點及暗沉,常頭痛、腰痛及肩頸僵硬。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膩之品,平日可適度少量飲酒。
氣鬱體質(鬱悶派),常不安及憂鬱,咽喉常卡住,敏感沮喪易怒,思考紊亂,容易放屁或打嗝。宜多食行氣、解鬱、消食及醒神食物,如花菜、海帶、山楂等;睡前避免提神醒腦飲料。
特稟體質(過敏派),容易過敏,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皮膚容易發癢。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腥羶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