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徵一企業破產,工人們慌了......
“檢察官同志,公司破產了,我們的錢還能有着落嗎?”張某某是一起討薪案件的13名當事人之一,一見到檢察官,情緒激動地訴說着他們的遭遇。
企業破產,職工討錢難
事情還要回溯到2023年,某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由於經營不善,連續虧損,自2023年6月便不能向工人足額發放工資。
張某等13人都是當地鄉鎮居民,因爲與企業負責人熟識,才一直堅持工作,希望企業有迴旋餘地後,能夠支付他們勞動報酬。
2024年12月,企業破產,工人們一下子慌了神,工資還能不能拿到成了大問題。
張某某等人決定勞動仲裁,卻被告知他們不屬於勞動仲裁的管轄範圍。
原來,張某某等13人進入某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務工時,都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與公司建立的並非是勞動關係而是勞務關係。
一字之別,差之千里
他們想到提起訴訟,卻也和仲裁一樣,諮詢後得知,“勞務債權”不屬於“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不納入第一清償順序。
如果被確認爲“普通債權”則意味着清償順序排在最後,當公司財產不足時,只能按比例受償。
這樣一來何時能拿到錢,能拿到多少錢都是未知。
一年半的起早貪黑、辛苦付出難道就打了水漂?
無奈之下,他們找到了儀徵市法律援助機構。
經指引,2024年12月,他們懷揣着最後的希望,向江蘇省儀徵市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
多方調解,化解爭議
案件受理後,檢察官發現張某某等13人年齡偏大、經濟條件有限、文化水平不高,難以承擔訴訟事宜。
爲保障當事人順利行使訴訟權利,儀徵市檢察院與法律援助中心共同指派專業人員和律師接待監督申請人,爲其解釋相關法律適用,提供無償法律援助,協助張某某等13人收集工資支付明細、出勤證明等證據材料,排除可能存在虛假訴訟的隱患。
儀徵市檢察院積極搭建調解平臺,引導某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和張某某等13人在工作時長、勞動報酬等方面在訴前達成一致。
同時檢察機關告訴張某某,在涉及農民工勞務費的案件中,考慮到農民工這個特殊羣體,參照職工債權優先受償的規定,確認他們享有優先債權。
這下,張某某等人終於放下了心中的石頭。
1月20日,儀徵市檢察院依法支持張某某等13人起訴,維護破產企業工人的合法工資債權。
接下來,儀徵市檢察院將繼續跟蹤監督工資債權登記和清償,幫助兌現勝訴權益,保障工人工資。
近年來,儀徵市檢察院充分發揮支持起訴職能,依法保障訴訟能力弱、確有困難的特殊羣體平等享有訴權、有效行使訴權。
針對農民工討薪這一民生大事,儀徵市檢察院通過加強與法院、司法局、勞動監察部門的協作配合,綜合運用支持起訴、公開聽證、調解等方式,發揮民事檢察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作用,切實解決好人民羣衆的煩心事、憂心事,讓“檢護民生”落地開花。
2024年以來,該院共幫助43名農民工,已追討勞動報酬61萬餘元。
來源|江蘇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