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住代護五年駐村 媒合多元產業進駐高市眷村

高雄市「以住代護」7月再次成功媒合25戶「五年駐村」的產業進駐計劃,包括獨立書店、影視產業、特色餐飲、花藝、工藝、民宿及文創等各類產業,打造南方文化沙龍匯聚之地。(高市文化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高市文化局「十年駐村」持續每月徵件中,「五年駐村」也將持續整備調整後推出下一波徵件計劃。(高市文化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高雄市「以住代護」今年推出史上最大規模眷村入駐計劃徵選,6月甫媒合18戶首批的「十年駐村」計劃,7月再次成功媒合25戶「五年駐村」的產業進駐計劃,包括獨立書店、影視產業、特色餐飲、花藝、工藝、民宿及文創等各類產業,打造南方文化沙龍匯聚之地。

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今年度高雄眷村推出史上最大規模的徵選計劃,總計共釋出147戶眷舍,2個月來已成功媒合43戶眷舍產業進駐。「十年駐村」持續每月徵件中,「五年駐村」也將持續整備調整後推出下一波徵件計劃,預計將再吸引新一波商家投件進駐。

高市文化局保留全臺灣最大面積眷村園區範圍,自2014年首創「以住代護」眷村保存計劃,自人才基地、全民修屋、眷村民宿、眷村創生至青創HOUSE等各期計劃推展,秉持「因住而生」、「因住而活」理念,迄今9年活化成績顯著。目前進駐產業包括藝術創作、設計產業、建築、專業技師、民宿、餐飲及個人工作室等。

今年推出新一期的試辦計劃,將原來私人居住的使用型態,轉爲更具多元性與公衆價值的進駐模式,朝向擴大眷舍活化的公共性,鼓勵青年創業、扶植地方新創產業,邀請優秀的新創團隊進駐。文化局則找來文創產業、品牌營運、建築維護、結構補強、消防安全與文化資產保存等專業評審團隊,逐案綜合評選。

本次獲選的計劃有許多亮點,如舊時黃埔新村東五巷的老眷村牛肉麪與私房料理將再次迴歸黃埔街角,高雄新銳導演於建業新村打造影視新創工作者培育及創作基地。此外還有首見來自原鄉的原住民選物複合店舖,客家民宿、花藝店、獨立書店、手作烘培、金工皮革選物店等質感店舖進駐。曾參與「全民修屋」計劃進駐者也來投件,尋求商轉營運模式及延續工作環境,爭取其他更符合使用需求的眷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