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妝點 運河水岸亮新夢

第一屆水岸藝術節20日登場,號召12位在臺南生活或工作藝術家,透過環保回收材質創作,作品排放運河左岸長達650公尺,一來藉由藝術品讓更多人親近水岸,再者也喚起民衆珍惜河岸。

林明霞說,去年走入環河街設立藝廊,發現許多人對運河水岸陌生甚至無意走進來,更多感慨是很多老臺南人對運河有期許,卻不知如何表述,也擔心運河周邊再開發,運河離人們越來越遠,她因此決定辦活動,從公民發聲角度,讓市府聽到與看見。

部分作品徵求民衆同意,與民宅產生互動,如張國信老師在老屋空地形塑水岸慢活想像圖,發人深省。關注社會議題的藝術家陳建明,以「還要再跳水嗎」爲運河量身打造一個人形向後仰的裝置藝術,嘲諷意味濃厚。

他說,來臺南十幾年,運河絲毫沒變,垃圾、污染、臭味依舊,臺南自許文化首都,擁有乾淨水溝、清澈河流是基本根基,臺南卻沒做到。他說,面對臺南沒有進步,是心急的,盼透過這次活動藝術,提醒政府不要只做表面功夫。

荷蘭藝術家Bart&Williem耗時月餘以保麗龍和塑膠瓶完成「漂浮花園」,藉由這件裝置提醒臺南甚至臺灣人尊重土地,勿再製造垃圾危害生態,特別的是,這座花園會持續生長,假以時日也將成爲運河裡的一座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