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創〉-南島藝術 邊界敘譜 撒古流VS.拉黑子
邊界敘譜海報。■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臺灣原住民族在更迭的殖民歷史中,經歷不同政權的統治政策,使得部落生活遊移失據,殖民政府爲統治管理上的考量,強迫或誘使臺灣原住民族遷離其長久居住的祖靈地,形成不同部落族羣比鄰而居,單一部落原有的權力結構慢慢被瓦解,甚至因彼此的利害衝突而產生互相制衡的現象。
這種不同部落族羣混居的邊際效應,絞揉了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元素,使得各部落原有的文化面貌在相鄰的邊界上逐漸模糊,簡易的歷史脈絡化約的文化論點,都不足以說明族羣/認同的諸多現象,現今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復原的複雜性正是表現在此。
臺灣原住民族試圖釐清自己文化本來面目的努力,在一些部落中正方興未艾,在口傳歷史的脈絡下,臺灣原住民族正以有機的形式傳承他們的歷史。本展覽中,排灣族撒古流.巴瓦瓦隆與阿美族拉黑子.達立夫在「邊界敘譜」中,以他們對部落文化的認知,用藝術演繹他們個人的生命經驗,藉此,逐步建構出臺灣原住民各族羣中大歷史面向的族羣系譜。
藝術家們這次的創作,以敘事概念作爲一種文化理解的方式,將內隱或外顯的生活經驗轉化爲創作的元素,作爲一種對文化透視的介入點,並擺脫一直以來,原住民當代藝術以傳說爲介質的展覽,撒古流及拉黑子透過創作敘述部落生活過往的歷史及經驗,內化後的展覽呈現,可能更爲主觀,但因此得以說明身分、生命與行動的社會建構視野,使得本展覽除了反映現實,更具真實性。
撒古流.巴瓦瓦隆以早期素描作品爲主要展出元素,藉以討論部落生活「火」的時代過渡到「光」的年代,所衍生的社會變遷問題,一些看似詼諧有趣的事件,卻是日後部落族人陷入生活困境的始作俑者。拉黑子.達立夫以經歷遠洋跑船及曾經隱藏自己原住民身分在都市謀生的過往爲因子,以「身體空間」、「觀看空間」及「歸零空間」,與撒古流的「文化空間」進行臺灣東、西岸生命進行曲的擬聲吟唱。
撒古流的動畫作品「森林路上.兔子」,描述過去部落連外交通皆爲泥巴道路,僅能行駛機車,原始森林裡出現一道機車可通行的道路,讓原本住在森林裡的動物們備感稀奇、震撼,撒古流經常會在路上碰見牠們嬉戲或攜老帶幼的路過。部落人們的居所與周遭的動物巢穴相鄰,容易聽到牠們呼朋引伴的歌聲,也和牠們喝着同樣水源的甘泉,呼吸着相同的空氣,動物們偶爾會走出來,經過人類行經的道路,彼此間都小心的在跨步以求得平安。某日,撒古流騎着野狼125機車,載着配電材料,頭戴電光牌安全帽,路過森林崎嶇山路與兔子相遇。撒古流嘗試以此所畫之素描作品《路上的兔子》爲文本,繪製其首部動畫創作,結合裝置,重現途中情景,帶領觀者同遊時光隧道。
拉黑子的今年新作「縫補」,透過在五十步空間的勞動撿拾的行動,拼貼過往的影像,來縫補現在的樣貌。而「五十步的空間」指涉海邊的潮間帶,創作概念來自拉黑子父親生前語重心長的一句話:「我們只剩下五十步。」對於生活腹地狹小的港口部落而言,五十步幾乎就等於走到浪頭上的距離,既是生命等待與出發的地方,也是一個必須小心以待的警戒區;在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過去,這五十步的空間並沒有造成問題,但隨着現代的發展,這一段空間被迅速擠壓着,而人們對於自然環境、傳統文化的輕忽也呈顯在這樣的地帶。
「邊界敘譜─撒古流vs.拉黑子」雙個展所要呈現的議題,不是來自於對部落歷史的理性認知或史實的掌握,而是來自於藝術家藉由生活經驗中所淬鍊出的敘事與見解。因此,我們建構這個展覽樣貌的脈絡,不是理論,不是專業知識,而是藝術家曾經走過的切身經驗,是對內部或外部厚實生活經驗的咀嚼與回看。
在大自然裡,河海交接的邊界是生態豐富的潮間地帶,在人文裡,不同族羣混生共居的邊界,創發多元文化的面向,邊界/一個時間與空間交錯的宇宙星航,航向遠方、航向未知。撒古流倚着時間的邊界,在悠悠的火光長河中回望部落,拉黑子站在廣闊的大海邊界,尋找自己的五十步空間。他們都站在邊界的起點,舞動着沉重的榔頭,敲鑿型塑顛簸的文化之路。
展覽自即日起至105年3月28日,更多詳情上高雄市立美術館官方網站http://nmth.gov.tw查詢,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地址: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電話:07-55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