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價值觀

原標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尤其是高校畢業生、青年羣體的就業問題,將穩就業、保就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統籌謀劃,促使我國就業形勢得以改善。當前,大學生就業面臨諸多挑戰。高校應重點解決學生就業問題,構建“就業思政”體系,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價值觀,從而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推動社會穩步發展。

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導向

理想信念教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高校應注重發揮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課堂中緊密結合學生專業類型、就業方向和社會職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增強對職業精神、勞動精神、個人理想信念等內容的講解和引導。通過啓發學生深刻思考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理想信念等問題,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發展建設大局。

拓寬職業理想教育途徑,將職業理想教育內容滲透於入學教育、課程教育和科研教育全過程。在思政教育社會實踐環節,可以開設職業教育講座、就業政策宣講、職業技能訓練營和技能實習體驗等活動,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家等走進課堂、走進校園。通過分享職業經歷和成功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職業追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職業,以正確的就業觀念明確就業方向和就業目標,助力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加強就業教育指導和服務

高校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指導和服務,不僅是幫助學生順利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更是提升國家整體就業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一方面,加強就業指導。高校應從教學安排和教材制定兩方面,將職業規劃教育內容納入思政課程體系中。例如,開設具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內容涵蓋求職技巧、面試技巧、簡歷製作等,幫助學生深入瞭解不同職業的特點和要求,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規劃就業方向。同時,健全學生就業指導諮詢機制。設立思政教師就業指導工作室,爲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就業諮詢、心理輔導等,解決學生就業方面的困惑和難題。

另一方面,優化對學生的就業服務供給。高校應暢通就業信息渠道,藉助思政課堂傳達最新就業政策、國家就業資格證書考試信息、優秀畢業生基層服務規定等內容,爲學生明確自身就業方向和技能提升要點提供保障。同時,應爲學生創造更多職業技能鍛鍊平臺,聯合企業共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爲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實訓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鍛鍊職業技能;開設思政創新創業課堂或創新成果孵化班,打造學生創業實踐和技能磨練的平臺;組織職業技能競賽、模擬操作等實踐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項目,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職業技能。

(謝品秋,作者單位:貴州黔南經濟學院)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