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3號」進入繞行軌道 再次挑戰登陸月球

印度月船三號的外觀,上方有4條腿的是登陸器,下方是推器模組,也稱軌道器。(圖/ISRO)

印度太空研究所(ISRO)表示,印度最新的探月任務「月船3號」(Chandrayaan-3),在發射後3個星期,終於成功進入月球軌道。接下來它會持續調整繞月高度,然後在8月23~24日期間,放下登陸艇與月球車,挑戰成爲第4個登陸月球的國家,接在美國、俄羅斯、中國大陸之後。

半島電視臺(Aljazeera)報導, ISRO表示, Chandrayaan-3(梵語中的意思是「月球車3號」),已成功進入月球軌道,準備在8月23日至24日間,降落在月球南極附近。之所以選擇這裡爲登陸點,因爲先前沒有太空船曾經降落在此。

4年前,印度的月船2號也曾經進行過登月嘗試,但是在降落階段前,地球控制站與登陸艇失去了聯繫,登陸任務以失敗告終。不過月船2號的軌道器仍然繼續環繞月球。

印度月船三號攜帶的登月車,有6個輪子,而月球2號的登月車則爲4輪設計。(圖/ISRO)

ISRO 開發的月船3號與2號很像,同樣分成3部分:其一是推進軌道器,它會持續環繞月球上空,保守運作時間是3~6個月;其二是名爲「勇敢」(Vikram)的登陸艇,安裝在軌道器之上,進入登月程序時與軌道器脫離,然後降落月球表面;其三是「勇敢」的艙體裡的「智慧」( Pragyan)的月球車,大約26公斤,具有6個輪子,以太陽能發電板爲動力。「勇敢」登陸艇主要擔任「智慧」月球車的通訊中繼站,將月球車收集到的資料傳送回地球。

任務耗資爲7460 萬美元,這金額遠低於其他國家的規模,顯示印度在太空工程方面的節儉。假如印度成功登陸,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成爲世界第4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在此之前,只有俄羅斯、美國和中國大陸實現了月球表面的着陸任務。

專家表示,印度有着大量的技術工程師,他們的工資比國外同行要低價的多,這使得印度太空技術可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印度使用的火箭推力較低,遠不如美國60年代人類登陸月球使用的農神5型火箭,這使得月船3號航行的時間很長,需要先以橢圓軌道運行地球五六次,逐步提高速度,借用地球引力拋向月球,這就需要3個星期的時間,到月球軌道上還需要1個星期調整高度才能降落,總共需時1個月。

自 2008 年,印度首具探測器送入月球軌道以來,印度的太空計劃在規模和技術上,都有了顯著的進步。2014年,它成爲第一個將衛星送入火星軌道的亞洲國家,三年後,ISRO在一次任務中,釋放了104顆衛星,當然都是小衛星。

印度正致力於商業太空衛星的發射任務,他們以成本低爲主要賣點,目前印度在全球商業太空市場中,僅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