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閃付卡」放包裡也能被刷 風險率千萬分之二全額賠付

▲央視「315晚會曝光隔空盜刷」。(圖/翻攝自《IT之家》)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央視「315晚會」曝光,銀聯「閃付卡」能被犯罪分子利用進行「隔空盜刷」,而多數消費者表示對銀聯卡「閃付」功能自動開通並不知情。中國銀聯16日下午迴應稱「隔空盜刷」是極少數個案客戶遭盜刷可獲全額賠付,緊接着在當日深夜再發聲明表示,對持卡人表示歉意,並將改進相關服務和賠償機制

「閃付」功能是指銀聯卡在小額消費(單筆消費不超過人民幣1000元,約新臺幣4500元)時,不用輸入密碼、不用簽字,只要將卡片靠近POS機就能迅速完成交易。一些不法分子便在網上購買到支持銀聯免密支付的POS機後,在不接觸卡片的情況下,盜刷他人放在口袋或者包裡具有「閃付」功能的銀聯卡。

去年年底,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孫女士就莫名其妙地被盜刷了1800元(約新臺幣8000元),銀行卻表示只能賠付孫女士掛失前72小時內的交易額78元(約新臺幣350元)。孫女士表示,「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閃付功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通的。」

孫女士的情況是不是個例?《北京晚報記者走訪了2家銀行後發現,無論是在櫃檯進行人工辦卡,還是在自助髮卡機上進行辦卡操作,均沒有得到口頭書面形式的主動提示。

不過,據中國銀聯和商業銀行統計,2015年「閃付」業務開通以來風險比率爲千萬分之二,遠低於萬分之一點一六的行業平均交易欺詐率。中國銀聯在聲明中也承諾,已聯合各商業銀行建立了「風險全額賠付」保障機制,對於客戶發生的盜刷風險損失,持卡人掛失前72小時內全額賠付,超過72小時經確認爲盜刷損失的,也將獲得全額賠付。

對於小額雙免(免籤免密)未經允許就自動開通一事,中國銀聯表示,免籤免密是一項行業規則,中國銀聯和商業銀行通過官網公告領卡合約、髮卡章程、持卡人權益告知書、手機銀行、微信公衆號、簡訊渠道向持卡人進行了告知,但仍有部分使用者未能充分知曉此項業務的功能和保障措施

▲《雲閃付免密免付使用指南》頭圖 。(圖/翻攝自中國銀聯官網)

中國銀聯在最新聲明中也表示,將與商業銀行共同改進服務,併爲使用者自主關閉及恢復功能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是否使用“閃付”功能,持卡人將有充分的選擇權。《雲閃付免密免付使用指南》中表明,如果持卡人希望關閉該功能,可以聯繫髮卡行進行關閉,目前大部分發卡銀行已支持關閉功能。

最後,「隔空盜刷」是公安機關重點打擊的犯罪行爲,犯罪分子已受到嚴厲懲處。中國銀聯將全力配合公安機關繼續加大對POS機非法買賣等銀行卡犯罪行爲的打擊力度,同時也會與有關各方一起進一步提高技術防控水準持續督促收單機構加強POS終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