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破壞市場經濟秩序 去年12011人被起訴

3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鍵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最高檢的工作報告由‘檢察監督’這條主線貫穿始終,讀完報告,更加感受到檢察履職政治自覺、法治擔當、爲民情懷、務實作風。”

馮鍵表示,全省檢察機關將深入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最高檢工作要求,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聚焦法律監督職能,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加快推進全省檢察工作現代化,努力續寫服務保障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的檢察篇章。

建議立法中對檢察意見和檢察建議作區分規定

南都:你今年參加全國兩會帶來了哪方面的建議?

馮鍵:今年參會帶來“關於在立法中對檢察意見和檢察建議作區分規定的建議”。根據《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檢察機關開展法律監督主要包括抗訴、糾正意見、檢察建議三種方式。但在司法實踐中存在檢察意見和檢察建議界限不清、檢察建議剛性不足、檢察建議在工作中適用泛化、被建議單位對檢察建議重視不夠等問題,制約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高質效發展。

基於此,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推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修改,在立法中對檢察意見和檢察建議予以區分規定,並相應明確其地位和效力。檢察意見重在體現其法律屬性、可銜接性,以實體處分權補強剛性;檢察建議重在體現其說理性、共商性,以協同公開機制推進建議落實。

一是立法明確“檢察意見”的地位和效力。將當前檢察機關針對案件提出的監督意見,包括再審檢察建議、針對個案的糾正違法檢察建議、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均調整爲“檢察意見”,明確檢察意見具有要求相關單位啓動相關程序進行審查的強制性效力。

二是立法明確“檢察建議”的類型和被建議單位的整改義務。將針對社會治理問題提出的建議規定爲“檢察建議”,並通過立法重申《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中關於“檢察機關依法向有關單位提出檢察建議,有關單位應當及時整改落實並回復,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書面說明情況”的要求。同時,進一步細化對於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監督的單位和個人的法律責任。

對知識產權實行最嚴格的司法保護

南都:在服務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廣東檢察機關有哪些舉措和成效?

馮鍵:首先是助力提升法治廣東平安廣東建設水平。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2023年起訴涉黑涉惡犯罪1078人。針對辦案中發現的社會治理風險隱患和薄弱環節,發出檢察建議1675份,採納率100%。合力打好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受理各級監委移送職務犯罪2158人,已起訴1373人。

其次是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2023年,全省檢察機關起訴妨害公司企業管理秩序、偷稅騙稅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2011人。加強涉外法治建設,辦理涉外案件471件、涉港澳案件496件。依法維護金融安全,起訴破壞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詐騙等犯罪1690人,起訴涉及私募投資基金犯罪122人。

再次是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廣東省有90個市、縣級檢察院設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或辦案組,深化“四檢合一”綜合履職,對知識產權實行最嚴格的司法保護。2023年,全省起訴侵犯專利權、商業秘密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061人,辦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830件。

最後是護航“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省檢察院制定實施《廣東檢察機關“十百千聯動高質量發展計劃”》,持續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和農資打假等專項執法行動。加強耕地保護,起訴非法佔用農用地犯罪165人。省檢察院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開展公益訴訟專項行動,起訴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1690人,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776件。

推動涉酒交通肇事案和醉駕案件數“雙降”

南都:民生檢察一直以來也是廣東檢察機關的工作重心之一,廣東檢察機關在踐行司法爲民方面有哪些作爲?

馮鍵:結合近年來廣東刑事犯罪形態和結構發生的明顯變化,堅持重罪打擊和輕罪治理寬嚴相濟。一方面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從嚴追究故意殺人、搶劫、強姦等嚴重暴力犯罪,起訴9608人,全省惡性案件發案數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另一方面注重強化輕罪治理,尤其對輕罪案件中佔最大比重的醉駕案件開展專題調研和專項治理,及時出臺辦案指引,推動涉酒駕駛交通肇事案件數和醉駕案件數“雙降”。

傾心迴應羣衆訴求,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年辦理羣衆信訪9.42萬件,71件長期重複信訪“老大難”積案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開展打擊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專項行動,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950人,監督立案149件。堅持寬容不縱容,起訴未成年人嚴重犯罪3075人。不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5455人、不起訴702人,同步推進專門矯治教育和落實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最大限度挽救罪錯未成年人。

傾力關愛特殊羣體。落實法律對老弱婦幼殘等羣體的特別保護,開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專項治理,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695件。

下一步,我們將更加主動迴應羣衆在就業、醫療、出行、養老等方面的需求,更加紮實解決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監督糾正不當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1289人

南都: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保障和促進公平正義方面,廣東檢察機關開展了哪些工作?

馮鍵:廣東檢察機關堅持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爲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深耕法律監督主責主業,着力推動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全面協調發展。

持續深化刑事檢察監督。與公安機關共建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254個,共同提升辦案質效。加強刑事審判監督,對認爲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410件。深化運用“派駐+巡迴”監督模式,監督糾正不當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1289人。

精準履行民事檢察監督。對認爲確有錯誤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訴117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833件,對民事審判和執行活動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4633件、採納率100%。

有效開展行政檢察監督。辦理行政監督案件5044件,對認爲確有錯誤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訴6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10件,對行政審判和執行活動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2240件、採納率100%。

依法推進公益訴訟檢察。立案辦理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1346件。堅持把訴前程序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爲行政公益訴訟的最佳司法狀態,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516件,99.94%的公益損害問題在訴前解決。

採寫:南都記者 彭雨欣 通訊員 粵檢宣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