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年報面面觀|持續收窄,銀行打響息差"保衛戰"

“成績來之不易”,多位銀行高管在2024年3月底舉行的2023年度業績發佈會上發出這樣的感慨。

作爲國內銀行業的“領頭羊”,國有大行的資產總額佔到銀行業總資產的44%。其中,截至2023年末,工商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44.70萬億元,同比增長12.84%;農行的資產總額爲39.87萬億元,增長17.52%,資產規模超越建設銀行。

年報顯示,6家國有大行2023年的營業收入有升有降,不過歸母淨利潤均實現了正增長。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營業收入出現負增長,分別同比下降3.73%、1.79%;中國銀行的營業收入增幅最高,同比增長6.42%;郵儲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5%;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0.03%、0.31%。

在淨利潤方面,工商銀行2023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639.93億元,同比增長0.80%;建設銀行緊隨其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44%,至3326.53億元;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693.56億元、2319.0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0%、2.38%。

利息收入依然是銀行營業收入中最大的組成部分。

年報顯示,郵儲銀行、中國銀行利息淨收入保持正增長,其餘四大行利息淨收入均有所下降。2023年,中國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4665.45億元,同比增長1.58%;郵儲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2818.03億元,同比增長3.00%;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的利息淨收入分別同比下降5.30%、4.11%、3.10%、3.39%。

而息差收窄話題,依然是銀行高管們在業績發佈會上共同探討的問題。

年報顯示,6家國有大行的淨息差均有所下降,其中郵儲銀行的淨息差繼續保持在2.00%以上,其餘五大行的淨息差均不高於1.70%。

從行業情況來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的淨息差爲1.69%,首次低於1.70%,較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了0.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大行的淨息差降至1.62%。

信貸規模的增長可以抵消部分息差拖累,除交通銀行外,五家國有大行的貸款總額保持了雙位數增長。以農業銀行爲例,規模增長導致該行的利息淨收入增加636.68億元,利率變動導致利息淨收入減少818.0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中國銀行的淨息差爲1.59%,下降16個基點,下降幅度在上市銀行中相對較小。中國銀行對此迴應,主要原因是有:一方面,量價協同的策略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外幣業務在中國銀行的資產佔比超過1/4,去年外幣進入升息通道,(對息差)形成了正面支撐。

2023年工商銀行的淨息差爲1.61%,下降31個基點。工商銀行副行長姚明德表示,息差一般與利率變化相關,在利率上升通道里,各家銀行的息差都會擴大;在利率下降通道里,息差都會降低。

在利率下降通道里,息差收窄是一個必然現象。同時,由於存款端的利率降幅遠遠低於貸款端,這也導致息差的加劇下行。

在息差的不斷收窄、淨利息收入下滑的情況下,中間收入在銀行經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國有銀行中,除中國銀行外,其他五家國有大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均有所下降。年報顯示,受市場環境變化及減費讓利等因素影響,2023年建設銀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157.5億元,較上年減少3.39億元,下降0.29%;農業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爲800.93億元,較上年減少11.89億元,下降1.50%。

瀟湘晨報記者李鑫智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