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去年金融資產未實現 虧轉盈

國內銀行業2023年財務變化概況

國銀15日公佈財報,去年獲利與淨值同步回升近2成,同時在股債市回升下,銀行淨值下股債等金融資產,從前年底未實現評價損失995億元大幅收斂,「由虧轉盈」,去年底已是未實現獲利576億元,亦代表今年的獲利動能可持續。

國銀去年全年稅後獲利3,998億元,創歷年新高,且較前年成長18%,帳上累計未分配盈餘高達4,562億元,成爲今年金控、銀行配息的主力。

去年在美國連二年鷹式升息、經濟回穩下,資本市場亦熱絡,銀行業去年在財富管理手續費、股債投資收益都有不錯的表現,推升整體獲利動能提升,合計稅後淨利從前年的3,376億元攀升至3,998億元,增加622億元、成長18%。在淨值方面,因獲利與股債未實現同步成長,多數銀行淨值都增加,年底淨值4.87兆元,全年成長18%。

去年第四季股債市回升,明顯拉昇銀行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去年第三季底還微幅擴大的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第四季明顯轉虧爲盈,整體銀行業從2022年底的淨值下金融資產未實現虧損995億元,到去年底已經轉爲未實現評價收益有595億元,其中彰銀、上海商銀、臺北富邦銀等銀行都是明顯從虧損轉爲收益。

去年銀行獲利、投資收益、淨值同步回升下,也拉高各銀行的未分配盈餘。據統計,相較2022年底整體銀行3,944億元的未分配盈餘,去年底整體未分配盈餘增加618億元至4,562億元,增幅近15%,由於金控旗下銀行未分配盈餘也普遍成長,預期可加強今年對於上繳給母公司的配息能力。

今年以來銀行業者的獲利持續成長,投資市場也持續熱絡,加上信用卡市場因旅遊熱潮持續帶動簽帳金額創高,基金投資等財富管理市場因股市熱絡成長態勢明確,已經在1月寫下大賺546億元的紀錄,預期今年上半年獲利成長趨勢仍可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