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組英雄齊聚 24家仙拚仙

2022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 銀行組得獎名單

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銀行組五大獎項的評選,堪稱競爭最爲激烈,在三組九位評審的專業客觀評選之後,從24家銀行共69件的參獎件數中,評選出五件金質獎、13件優質獎,各得獎機構在3日的盛大頒獎典禮中,齊聚一堂,並分別從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手中,歡喜接獲此一意義深遠的獎牌。

銀行組是這次參獎單位數最多、競爭最激烈的組別,其中,在「數位業務優化獎」的單一獎項中,就有19家機構報名參賽;數位創新獎也有18家機構參獎。

最終銀行組五大獎的金質獎得主分別是:玉山銀行(數位普惠獎)、中國信託銀行(綠色數位金融獎)、臺北富邦銀行(數位資訊安全獎)、遠東銀行(數位創新獎)、與永豐銀行(數位業務優化獎);其中中信銀行堪稱此次數位金融獎的大贏家,總計拿下一金三優的大獎,而北富銀與玉山銀則分別以一金一優的成績緊追在後。

尤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評審完成複審作業後,銀行召集人劉燈城隨即邀集銀行組九位評審一起召開實體會議,因爲在複審階段,所有評審因交叉審的情況下,所有進入複審的參獎資料都已審閱,並已評比排出序位與序分。也因此,劉燈城希望所有評審在這樣的情況下,共同會議討論商定最後進入決審名單。

與會評審對今年的獎項安排多表滿意,但仍有一些值得微調的部分;例如,「綠色數位獎」的安排雖然符合當前趨勢,但參獎單位的參獎內容卻有不切主題的問題。主辦單位《工商時報》其實是希望各金融機構可以盤點各自單位因數位化而節省客戶作業的金錢與時間成本,甚至可以估算出減少的碳排放。但因初次修改獎項,評鑑分項敘述未詳盡傳達,主辦單位希望明年可以改善評分項目的說明,使此一獎項可以更加突出證明金融業數位化的必要性。

當然,所有評選都有遺珠之憾。例如今年的數位普惠獎,不少評審認爲中華郵政未能得獎殊爲可惜。但也有評審認爲深入偏鄉並普及所有年長者日常金融服務的郵政金融體系,確實是普惠金融的最佳實踐者,但也有不少評審認爲中華郵政雖有普惠,但數位化進程也有值得加強處,因此忍痛割捨。

這也是「數位普惠獎」在設計上的難處。因爲數位是金融普惠最好的平臺,但恰恰需要被普惠的族羣數位能力最弱、數位資源最貧乏,這個問題也值得金融機構深思。

與會評審對於今年的參獎資料,多表肯定,也認爲《工商時報》在疫情最猖獗的情況下,能圓滿舉辦此一高規格的數位金融獎,非常值得讚賞,並期待來年可以有第三屆、第四屆的永續辦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