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福兔 美術館系列活動雅俗共賞

臺史博年節期間推出「福兔迎祥」系列活動。(臺史博提供)

高美館邀請到日本設計品牌minä perhonen特別設計新春斗方。(高美館提供)

春節期間,各博物館、美術館多規畫了系列活動,歡迎民衆走春感受新氣象。

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今年以「史博68,璀璨永續」的核心價值,迎向重新開館,包括推出史博雲端博物館「生活即景—典藏中的節氣意象」展暨年節剪紙教育推廣活動,教民衆剪制獨一無二的年節喜慶剪紙,迎接春天的到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臉書的兔年賀年卡,已引起一波網路轉發熱潮,延續「萌兔」元素,臺史博年節期間推出「福兔迎祥」系列活動,首先以「兔兔來了」大型拍照裝置揭開序幕,並推出適合親子互動的「2023配對搜查線」遊戲單,引導民衆跟着遊戲單上的文字提示,找到10樣年節團聚吃得到、用得到的各式展示品。另有快閃算命仙戲劇演出,送限量兔年貼紙、海報等活動。

緊鄰臺北火車站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以「造聚開運 攝影行春」爲主題,在過年期間舉辦多場系列活動,民衆可在《造影:當代虛擬敘事》展覽中,發掘藝術中的感性表達與理性敘事;《聚現:111年全國美術展攝影類》展,則呈現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探索臺灣攝影新生代的創造力與生命力。

位於南臺灣的臺南市美術館(南美館)則是與臺南在地表演團隊「風乎舞雩舞團」合作,在美術館裡將呈現充滿禪意、詩意的《Yin.Yang》「陰陽」,風乎舞雩的總監同時也是本次表演的編舞家顏鳳曦表示,理想中的當代藝術是打破雅俗之間的二元對立,並擁抱在地的常民文化,將藝術跟生活之間的界線抹除。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美館)也規劃了一系列的藝術走春之旅,從藝文展演、剪紙窗花、紅包版印、市集、元宵猜謎、彩繪燈籠等活動。此外,高美館更邀請到日本設計品牌minä perhonen特別爲臺灣觀衆設計,融入該品牌超人氣圖樣「tambourine」以及「run run run」兩款不同的新春斗方,凡至美術館現場購買特展門票2張或消費滿額,即可獲贈乙份。

此外,《X人稱》是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在臺灣的首次大型回顧展,也是高美館首度以VR/XR爲主題策辦之特展,展覽內容包含「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作品《沙中房間》等,當觀衆戴上VR頭戴裝置,就能身歷其境地感受巨型黑板建構出猶如巨型記憶迷宮的《沙中房間》、彷彿能在月球低重力表面上漫步飛行的《登月》、在飛機艙中體驗逐漸解體而開始全新奇幻旅程的《高空》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