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羣體免疫難實現

英國首相強生圖╱美聯社

英國疫情居高不下,但政府卻堅持採取佛系的防疫措施,離實現羣體免疫的目標已愈來愈遠。

■COVID-19 herd immunity proves elusive in U.K.

英國今年稍早進行一項全球矚目的實驗,在夏季取消大部分疫情管制措施,當時做此決策主要是押注疫苗接種率能大幅提升與已感染者產生抗體後將可阻止病毒傳播。

三個月後,英國的實驗發現,面對具有高度傳染性的Delta變種病毒,達成羣體免疫根本難以實現。隨着冬季即將來臨,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近幾周都呈現上升的趨勢。

防疫策略未見成效

事實上,這個策略一起步就已經出現瑕疵,期間效果又有所消退,所以並不能保證能迅速戰勝Delta變種病毒。

倫敦國王學院遺傳流行病學教授史佩克特(Tim Spector)表示,「之所以決定解除封鎖是寄望疫苗接種和自然免疫能夠很快打敗病毒。事實證明,光靠這一點是行不通的。」

英國政府前不久再度重申以疫苗爲防疫戰略主軸的計劃,宣稱目前仍不認爲有像一些醫生和科學家所說,採取戴口罩和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文件等強制措施的必要。

當英國於7月19日宣佈取消強制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規定時,由於接種疫苗的速度較快,加上疫情初期的高感染率,意味着英國的免疫力似乎偏高。

當時,超過一半的人口已完整接種疫苗,如今完整接種疫苗的比率更進一步上升至近80%左右。此外,另一部分人口則因之前受到感染而具有某種形式的免疫力,當時有一項調查估計,在英國大部分地區,16歲(含)以上人口中約有90%的比率透過接種疫苗或早期感染具有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英國首相強生打的算盤是讓英國構建「免疫牆」,藉此來控制疫情。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個策略確實有收到效果。今年整個夏天,該國的感染人數並未出現大幅上升,只不過疫情也沒有明顯降溫,8月到9月的期間,每天新增確診病例在2.5萬至4萬例的區間波動。

疫情再度席捲英國

但是,疫情近來卻再度升溫。根據牛津大學的統計,目前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又逼近五萬大關,相當於每100萬人有667人感染。相較之下,法國平均每百萬人的感染率僅80例,德國每百萬人也只有147例感染,這兩國都採用疫苗接種證明與其他防疫措施。

爲了進一步拉高免疫力,英國開始對年齡50歲以上與其他有特定健康狀況的民衆接種加強劑。

流行病學專家表示,由於防疫幾乎已無管制措施、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力減弱、疫苗接種計劃放緩、大量幼童仍未接種疫苗,以及愈來愈多室內羣聚,都是造成英國的感染率居高不下,甚至不斷上升的可能原因。

英國疫苗接種計劃儘管起步不錯,但受到年輕族羣施打意願偏低的影響,整體接種速度落後歐洲其他國家。英國60歲以上族羣的接種率雖超過90%,但35歲以下族羣的接種率還不到70%。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哈奈吉(Bill Hanage)表示,年輕人也是最可能去人多的地方,代表疫苗接種率最低的族羣,可能就是造成疫情傳播的主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