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國際郵輪客 基隆議會考察遊客中心盼刺激經濟

基隆市議員張秉鈞表示,如何靠基隆港結合觀光與產業,會是最重要的課題。(徐佑升攝)

基隆港務公司東岸遊客中心內部,可見快速通關設備均已設置完畢。(徐佑升攝)

爲確保郵輪來港準備,基隆市議會3日前往基隆港務公司視察。(徐佑升攝)

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表示,議會會全力支持港務公司及市府,創造基隆在地就業機會與經濟效益。(徐佑升攝)

隨着疫情解封,本月7日即將有大型國際郵輪停靠基隆港,各界紛紛期盼能透過遊客消費來刺激基隆經濟。基隆市議會3日前往基隆港務公司東岸遊客中心考察。港務公司表示,郵輪停靠基隆所創造的消費,預估今年能創造約9億元的收益。議長童子瑋表示,各界對於開放國際郵輪感到很期待,議會也會全力支持港務公司及市府相關單位,希望能讓基隆經濟更加活絡。

港務公司表示,3月7日將有大型國際郵輪於疫情解封后首次來基隆,也已經做好相關準備。在疫情肆虐前,2019年基隆港郵輪旅客人次曾達到94萬6372人,因此可以看出基隆作爲郵輪港的潛力,現今世界各國疫情鬆綁,目前預估包含旅客及船員帶來的經濟效益,可達約9億元,充分挹注基隆的經濟發展。

基隆市交通處表示,爲了因應之後到來的遊客與人潮,交通處也會有相關因應的停車與交通疏導的措施,例如目前西三停車場共計有484小型車車位,就可以有效舒緩東岸停車位過於集中或擁擠的問題。

市議員張秉鈞表示,基隆港對於基隆經濟發展是相當大命脈,如何把產業與觀光結合在一起會是最重要的課題,未來在議會他也會就這個部分特別關注。

議長童子瑋表示,郵輪母港是基隆港未來發展的趨勢。過去8年港區的硬體建設與構想已臻完備,包括東岸廣場串連平臺、軍港西遷縫合東岸港區、基隆塔串連山海城、西岸旅運商業大樓等等工程都將在本屆市長任內完工;希望市政府審慎處理招商與經營團隊,軟硬體兼具,才能讓基隆的建設發揮最大的能量與潛力,真正爲基隆創造在地就業機會,議會同仁也會全力監督未來的運作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