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頸老中青攝影羣 共寫客原族羣記憶庫

劉仁祥-閒聊

謝其煚-冬頭曬鹹淡

李湞吉-歲月匆匆

陳錦雲-客家擂茶

林銘-傳統手藝爆米香

黃志賢-土地公

黎漢龍-布馬陣

塗秀蘭-南莊桂花巷

邱瓊媛-假日

劉慕萱-姜

1991年成立迄今已近30年的「硬頸攝影協會」又舉辦展覽了,雖然有多人年齡在七、八十歲以上,但創作能量絲毫不遜年輕人,成員也有卅餘歲年輕人,年齡落差近半世紀,堪稱集老中青於一堂,每次的展覽不僅是聯誼,也是他們練兵成果,更是不同世代透過影像的對話,苗栗境內各地的鄉土人文民俗是他們創作的主要題材,多年所累積的內容已成爲苗栗重要文化資產。

由於硬頸多位成員在苗栗縣藝文界頗具份量,這次在縣府文化觀光局的聯展,甚至由縣長徐耀昌、議長鍾東錦、文觀局長林彥甫聯合具名邀請,參展的謝其煚、李湞吉、陳錦雲、劉仁祥、黎漢龍、黃志賢、塗秀蘭、林銘龍、劉慕萱、邱瓊媛,多位攝影資歷都已達五、六十年以上,他們的早期作品已被文化部的攝影文化中心典藏,如今加上年輕成員參與,這些新創作品自然成爲他們延續理念的觀看指標,也賦予硬頸精神新的傳承象徵。

硬頸攝影協會成員雖然以記錄地方性題材爲主,但因爲他們對故鄉的瞭解,以及持續性長期的關注,使其作品累積爲深度的地方影像志,除了客家族羣的文化,其中現任協會理事長劉仁祥因本身爲泰雅族人,又終身從事教職,記錄許多泰雅族文化相關影像,包括泰雅祭儀、紋面傳統等,使得硬頸羣成爲一個兼容苗栗客原兩個主要族羣的記憶庫,這些長期記錄的影像,除了是出自族人自己詮釋的文化觀點,也成爲提供外界認識境內族羣發展歷程的重要窗口。

從歷年展出的作品來看,這羣堅持走自己路的攝影人,並未追逐當下流行的新影像語言和工具,質樸敦厚依舊是他們影像風格最鮮明的特質,在數位時代來看,它反而成爲另類符碼,一種堅守傳統價值的硬頸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