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計提6.5億元壞賬 達安基因潑天富貴遠去

本報記者 蘇浩 曹學平 北京報道

常態化核酸檢測終止後,體外診斷企業發展持續面臨考驗。

近期,達安基因(002030.SZ)公佈了2023年年報。年報顯示,2023年,達安基因實現營業收入11.81億元,同比減少90.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億元,同比減少98.07%。

2023年是達安基因在抗疫結束後的首個完整財報年,同多數體外診斷行業企業一樣,在經歷了2020年—2022年三年的業績高增長後,紛紛出現業績“跳水”的情況。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相較於疫情前(即2019年)業績,達安基因2023年的收入僅僅比2019年增長了7.6%,而公司的應收賬款卻上升了近3倍。即使達安基因進行了超千人的裁員,但公司銷售費用率與管理費用率反而不降反升。

針對公司應收賬款回款及後續經營相關問題,記者日前向達安基因方面致函採訪,其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籌備股東大會,暫時不方便接受採訪。若有需要解答的問題,待股東大會結束後再與公司聯繫。

業績下滑超九成

公開資料顯示,達安基因成立於1988年,是一家以分子診斷技術爲主導的,集臨牀檢驗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生物醫藥企業,業務涵蓋分子診斷、免疫診斷、生化診斷、POCT等診斷技術領域。

如果以新冠疫情作爲時間節點,達安基因在此期間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

2018年和2019年,達安基因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79億元、10.98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02億元、0.92億元。

而得益於2020年—2022年市場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需求的激增,使得該公司營收和業績屢創高峰。

2020年,達安基因實現營業收入53.41億元,歸母淨利潤爲24.49億元。對於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達安基因方面表示,主要系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市場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長,從而對公司業績產生了積極影響。

到了2022年,達安基因迎來高光時刻。這一年,公司實現營收120.46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54.12億元。

隨着常態化核酸檢測已成過去式,如今的達安基因已風光不再,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均同比下降超九成,已然迴歸疫情前水平。

突發性的歷史進程帶來的紅利,終有歸於平淡的一刻。在外部環境變化下,達安基因也開始從內縮減着企業開支。

2023年年報顯示,達安基因總員工人數從2022年年底的3580人驟降到2023年年底的1968人,過去的一年中共計優化了1600餘人。高管年度薪酬總額也從2022年的3720.55萬元降至2023年的672.41萬元。

不僅如此,達安基因的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數量也在同步減少。2022年,公司的研發投入爲11.23億元,較2023年的5.3億元同比減少52.84%;而在研發人員方面,2023年爲729人,較2022年縮減266人。

對於公司未來發展,達安基因方面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全面落實進入IVD全領域的公司發展策略,聚焦於診斷技術和產品的臨牀、公共衛生、檢驗檢疫、生命健康相關領域等全場景應用,繼續做大做強PCR及分子診斷技術、產品和市場領域,積極發展免疫、生化、分析儀器等全診斷技術平臺、產品和市場領域。

起訴20餘家客戶忙收賬

記着注意到,經歷了三年爆炸式增長後,達安基因應收賬款問題越發凸顯。

2020年—2022年,達安基因的應收賬款分別爲14.95億元、22.60億元、40.66億元,佔總資產比例分別爲22.32%、21.86%和27.55%。

2023年,達安基因的應收賬款爲20.58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爲18.68%。雖然公司通過加大催收力度,以至於應收賬款及佔比均有所降低,但這一數據在2019年年末才只有7.11億元。

若上述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未來或將進一步影響達安基因的財務狀況。而這一端倪也在其年報中逐漸開始顯現。

年報顯示,2023年,達安基因還將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6.52億元。其中,單項計提壞賬準備9695萬元,組合計提壞賬準備5.55億元。

而對於公司應收賬款回款問題,早在2023年上半年,達安基因就曾和4家醫學檢驗室鬧上了法庭。

據瞭解,此前,達安基因分別將珠海市思達醫學檢測實驗室有限公司、北京方圓平安醫學檢測實驗室有限公司、北京星雲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和上海泛亞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案由均是買賣合同糾紛。

有關數據顯示,珠海市思達醫學檢測實驗室成立於2021年11月,經營許可範圍涉及檢驗檢測服務。

北京方圓平安醫學檢測實驗室成立於2019年4月,經營許可範圍涉及醫學檢驗醫療服務,其在北京市政府審覈合格的新冠核酸檢測機構名單內,曾承接通州區核酸檢測項目;北京星雲醫學檢測實驗室成立於2016年11月,經營許可範圍涉及檢驗檢測服務。

上海泛亞醫學檢驗所成立於2013年7月,如今更名爲上海星雲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經營許可範圍也涉及檢驗檢測服務。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8月至今,達安基因又將上海度微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東莞微量精準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奎克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北京樸石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樸石醫學”)在內的24家醫學檢驗實驗室告上法庭,案由也均爲買賣合同糾紛。

其中,案號爲“(2023)粵0112民初10869號”的裁判文書顯示,北京樸石醫學在2021年11月從達安基因下單採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和諾如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訂貨金額累計210.67萬元。其間達安基因共收到回款三筆,合計16.7萬元,但剩餘欠款達安基因方面催要無果,遂提起訴訟。最終法院判令北京樸石醫學於判決生效日起十日內向達安基因方面支付剩餘貨款193.96萬元及逾期付款利息。

(編輯:曹學平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